【学科·专业】立科技兴邦志、圆海洋强国梦
中大新闻网电(通讯员 刘威、钟建春)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面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服务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海洋化工高层次人才需求,努力创建一流化工学科。
学院建立以“海洋化工”学科方向为特色和重点,以“化学工程”和“工业催化”学科方向为基础和支撑的学科发展体系,构建起由“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材料与化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构成的“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成立以来,学院逐步拥有了一支具有良好国际视野,年轻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院拥有建筑面积近6万平米的教学科研用房,其中建有实验用房面积达4780余平米的高规格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和仪器设备价值近亿元的化工实验测试平台;同时享有“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广东省南方海洋实验室等优质教学科研公共资源,这些优势平台和资源均为学院开展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师资及平台支撑。
即将投入使用的学院大楼(来源: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卓越工程师和孕育拥有创新潜能的优秀科学家。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学院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特色、聚前沿”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能扎实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系统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工学科的理论与应用前沿、具备优良的实践应用能力,又能结合多学科交叉知识进一步深造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学院不断优化“化工+海洋”学科交叉课程的设置,进一步突显“海洋化工”本科生培养学科特色,强化本科生实验实践技能及仪器设备使用认知能力培养,积极打造本科生培养质量特色和品牌。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院构建“厚基础、强专业、扬特色”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凸显“海洋化工”学科特色,加强研究生科研思维训练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推动实施学术型研究生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着力构建有利高质量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需求高度吻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学院建立了较为健全的“三全育人”机制,建立由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本科生导师、研究生导师、行业企业导师构成的“全员育人”体系,合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党团班一体化建设、本科生班级建设、第二课堂建设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和学业引领。学院所构建的第二课堂培养方案获评为中山大学“示范性院系”,本科生党支部获批建设学校“样板党支部”,2019年学院团委获评学校“五四红旗团委”,化工协会获评“优秀学生社团”;学生在学术类、创新创业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第十四届全国化工设计竞赛特等奖、2018年度“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2018、2020年获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攀登计划”)资助。
化工学子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特等奖(来源: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当前,化工学科正与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科学、生物医药等不断交叉融合,为优秀化工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创业舞台。学院本硕博毕业生就业领域宽广,主要在化工、海洋、国防、材料、能源、环保、检测、航天、医药等领域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研、管理、开发、设计、检测等工作。学院鼓励本科毕业生继续升学深造,2020届选择升学深造的本科生比例达77%,升学深造主要集中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
文稿终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朱利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学科·专业】立科技兴邦志、圆海洋强国梦
-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第2期)结业
- 下一篇:【党史学习教育·行动篇】薪火相传守初心
相关推荐
- 第21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三级联赛(南方赛区)在我校开幕
- 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意识形态专题学习会
- 【春季工作会议 ? 学习篇】历史学系(珠海)直属党支部中心组(扩大)学习贯彻学校2019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们众志成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教授在绥芬河一线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 我校在第十一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喜获丰收
- 我校开展港澳台学子2020年寒假粤港澳大湾区学习实践活动
- 中山大学计算机校友会成立大会暨李岳生计算机发展基金启动仪式圆满成功
- 【主题教育?行动篇】孙逸仙纪念医院以群众为中心,让主题教育整改成果可感知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一行调研附属第三医院
- 【师德主题月】《中山大学教师手册(2020年试行版)》发布
- 【院长书记第一课】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薛德升院长、许粤副书记讲授思想政治第一课
- 【春季工作会议?学习篇】国际关系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学习贯彻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历史学系滨下武志教授获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 【教学名师】谭红梅:筑桥引路,砥志研思,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 我校智能工程学院副教授梁小丹获2019年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
- 我校附属三院杨扬教授当选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顺利完成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活动
- 筑梦湾区 共创未来
- 发展规划办公室举办《高校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专题培训讲座
- 【主题教育·行动篇】落实整改显成效 百万馆藏解难题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