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三医院顺利举办“邓氏筋膜手术标识线与直肠癌手术神经功能保护研讨会”
近日,由《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分会、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胃肠外科专委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联合举办的“邓氏筋膜(Denonvilliers筋膜)手术标识线与直肠癌手术神经功能保护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我国著名结直肠外科专家、中山大学前常务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名誉组长汪建平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兰平教授、附属三院副院长卫洪波教授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湖南及河南等地的国内著名专家参会。
大会现场
1982年,英国学者R.J. Heald教授首次在国际上提出直肠癌根治术(TME)手术的概念,是直肠癌手术的里程碑式事件,自此,直肠癌患者在5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改善, TME成为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R.J. Heald教授也因此被学术界尊称为“TME之父”。
然而,TME手术后病人的排尿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仍然居高不下,多年来一直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附属三院卫洪波教授团队经过30多年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保留邓氏筋膜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innovative TME,iTME)”理念。此外,团队确认在邓氏筋膜的前方和后方均存在一个比较明确的潜在间隙,邓氏筋膜与腹膜融合处有一明显的投影线,暂称之为邓氏筋膜手术标识线。
汪建平教授在会上指出,保留邓氏筋膜的直肠癌根治术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术式,是对中国乃至世界结直肠外科的贡献,必将造福于广大直肠癌患者。
兰平教授提到邓氏筋膜手术标识线的提出,具体指导了直肠癌手术中该如何保留邓氏筋膜,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具有重大意义。
邓氏筋膜是位于直肠前壁与泌尿生殖系统器官之间的隔膜,受限于以往的医疗条件和技术,传统的TME为了确保肿瘤根治切除,会连邓氏筋膜一并切除,导致盆腔自主神经丛损伤,最终造成患者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的并发症,严重损害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iTME可将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降至15%以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附属第三医院顺利举办“邓氏筋膜手术标识线与直肠癌手术神经功能保护研讨会”
相关推荐
- 【主题教育·行动篇】打造常态化学习品牌,助力提升行政效能
- 附属七院承办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学术年会
- “美好青春我做主”2019年红丝带青春校园行活动在我校举办
- 【师德主题月】数学学院举行师德建设主题教师座谈会
- 【讲述榜样的故事】附属七院陈友鹏:撸起袖子加油干,做百姓健康的守护者
- 【我们众志成城】廖珮宇:我只是无数为抗疫而努力的人群中的一员
- 【春季工作会议 ? 学习篇】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学校2019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5名学子及1名教练将参加第30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 我校召开党委第七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暨培训会
- 2019届毕业生年级理事聘任大会成功召开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谢曦教授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TR35中国榜单
- 深圳市政府与中山大学市校共建联席会议召开
- 中山大学师生学习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我校举办党校秋季入党发展对象培训班
-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主办“科学研究技能特训营”活动
- 我校学子在2018年“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再创佳绩
- 【五个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科学家
- 【聚焦升学深造】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思政引领强报国信念,资源融合促学业发展
- 【秋季会·学习篇】附属第六医院传达学习2020年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哲学系主办《李锦全文集》出版发布会暨“人文精神的承传与重建”学术研讨会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