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把握机遇 凝心聚力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董秋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2015年12月新组建的学院,在“十三五”期间,各项建设指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总体达到了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尤其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人数实现了倍增,“百人计划”人才引进成效显著,高水平论文发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和年度到账经费均超过预期指标。
学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2020年学校春季和秋季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和任务,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实际情况,做到“五个坚持”,遵循“四项原则”,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认真推进学院做好高质量“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罗俊校长指出,学院制定规划必须遵循四项主要原则,在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方面,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编制过程中,学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委把方向、谋大局、促发展的作用,加强顶层设计的思想引领作用,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坚持党管人才,加强人才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学科发展力量,推动学院规划的编制进展。
坚持“四个明确”,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罗俊校长强调,编制规划要做到四个明确。一是要明确制定规划的第一责任人;二是要明确规划的主体架构,探索具有中大特色的发展路径;三是要明确规划的编制程序;四是要明确规划落实的路线图,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时间安排。
2020年3月,学院正式启动“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学院院长杨国伟作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数次主持召开会议专题讨论研究,明确了规划的主体架构、发展思路和目标,形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讨论稿)》。春季工作会议后,学院于6月18日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及时传达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学院“十三五”规划期间的成绩,进一步强调学院“十四五”规划编制要遵循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通过做好规划引领学院发展更上一个台阶。秋季工作会议后,学院于12月12-13日在珠海校区伍舜德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十四五”规划与团队建设专题研讨会,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并深入研讨学院“十四五”规划。杨国伟院长向与会教职工介绍学院规划编制相关情况,并召集教职工从人才培养、学科与科研建设、育人环境与师资队伍建设、内部治理与条件支撑四个方面,对学院规划讨论稿内容进行深入研讨,进一步探讨如何解决学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短板、明晰学院未来发展目标和路径、分解学院发展规划的各项关键任务。
李伯军书记传达学校2020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左)杨国伟院长介绍学院“十四五”规划编制情况(右)(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职工分组研讨(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强调目标导向,让规划方案切实可行
学院结合“十三五”期间取得的经验和成效,深入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短板,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及任务。学院的“十四五”规划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落实“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三个面向”和“三个首先想到”的学院建设目标,以“保五争先,引领方向”学科建设要求,不断加强谋划发展新格局。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学院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加强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的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通过梳理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百年史”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十年史”,凝练学科文化,团结全院师生,着力开展院史馆建设,创造材科人的精神家园。三是建立科学性、完备性和竞争性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金课”,培育一流专业,努力实现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及省部级教学成果奖零突破。四是以“三个面向”为导向,以“三大建设”为抓手,补短板、筑高原、攀高峰,塑造中大材料学科优势,全面提升学科发展水平。五是以“提高高层次人才比例”为核心,以结构优化、能力倍增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学科领军人才;以原创性研究与工程实现并重为目标,在三个优先发展的学科方向,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大团队开展技术创新和工程实现,致力于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问题。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学院将立足新形势,把握搬迁新大楼的发展契机,用规划开启学院发展新阶段,凝心聚力、乘势而上,为贯彻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的任务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文稿终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伯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十四五”规划】把握机遇 凝心聚力
相关推荐
- 我校举行2019年暑期管理人员培训
- 【三校区五校园·搬迁】附属第八医院研究生搬入深圳学生公寓
- 【我们众志成城】附属第三医院连夜为驰援武汉医疗队筹备物资
- 【田野中大】中山大学工学院在兴宁东坝朱屋的办学历史
- 【庆祝建党百年】我校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
- 【聚焦研究生教育】加强过程管理 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 我校党委学工部组织召开2019级学生军事课教学工作座谈会
- 生命科学学院林浩然院士获“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科技突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
- 中山大学举办2020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宣讲活动
- 中山医学院组织专家赴喀什参加“2019重大传染病防治万里行”活动
- 发掘抗战时期中大红色基因——记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师生赴韶现场学习党史
- 我校举行第五届“芙兰奖”颁奖典礼
-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举行2018届毕业典礼
- 我校大气科学学院杨崧教授泛南海地区天气气候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校长代表团来访我校
- 【讲述榜样的故事】广东省农业科技特派员胡罡:发展特色产业 引领乡村振兴
- 第十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开幕
- 我校30人入选2017年“广东特支计划”
- 【2021年春季会】突出政治统领 坚持立德树人 推进新时代学校党建高质量发展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