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援藏故事】千里援藏是职责,救死扶伤是本能
中大新闻网讯 2019年7月,按照学校党委统一安排,我校附属第五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兼透析中心主任杜艺作为中组部第九批援藏干部的成员,跨越祖国南北,行程两千公里,来到了祖国的大西北——陕西省咸阳市,在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开始了她的援藏医疗事业。
“世界肾脏病日”杜艺做宣讲(图片来源:西藏民族大学受援办)
“虽然医院发展慢,但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新技术的渴望。”
杜艺作为附属第五医院的肾病专家,来到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后,经过详细的调研,尽自己专业所长开展了一系列的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肾内科的专科查房,建立肾脏病组专科病人登记制度,定期回访。向检验科、超声科、放射科提请肾脏病专业的相关检查,增加多项肾脏病专科检查项目。同时建议科室人员走出去,参加肾脏病专业学术会议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将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医护人员推荐前往我校附属第五医院进修学习。制定大内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每周六做一次肾内相关专业的理论讲课,并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多次专科讲课,使全院职工加深了对肾脏病专业的了解和认识。
2020年,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面临着晋升三级甲等民族医院的重要关口,血液净化作为申请三甲医院的必备要求,目前在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还是空白,这方面人才更是稀缺。为克服这一障碍,杜艺把担子接在自己的肩膀上,向西藏民族大学、自治区有关部门提交了建立血液净化中心的申请,积极推进血液净化建设。
杜艺为93岁老人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图片来源:西藏民族大学受援办)
“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不分男女,无论老幼。”
2019年10月,一位身患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重度左心衰、肺部感染、脑梗塞、呼吸心跳骤停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被宣告无力救治后,其家属联系到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希望老人在这里度过最后的时光。医院犹豫:已经被其他医院宣告无力救治的病人,到我们这里,还有救治的可能么?医院的电话打给了杜艺,能不能接这位病人?杜艺果断同意“接”。“万一病人救治不好,会不会影响您作为援藏干部的名声?会不会砸了您的牌子?”什么影响前途,她全抛诸脑后,那一刻,她的心里只有治病救人。当老人再次发生危险时,在不具备转院的条件下,杜艺向相关兄弟医院借来血液净化设备,付以仁心,施以仁术,成功抢救了患者。
“我觉得救他的是他的家人,在这一家人身上,我理解了什么是爱,爱真的可以创造奇迹。”杜艺讲述起这家人时,热泪盈眶。她清晰地记得,在嘱咐进食时,患者家属追着她询问,吃什么?什么做法?病人在ICU期间,家属们使用完餐具或者其他辅助工具,都会清洁干净。到现在,每个节日家属们都会给我们送鲜花……她说,这是她从业26年来第一次被患者家属身上的亲情付出、真心孝顺、绵绵挚爱所震撼,被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所感动。她更加明白医学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更是一门人文科学。
这不过是杜艺在援藏期间与ICU重症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一个缩影,为了提高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重症诊治水平,她不仅带领科室人员重新梳理和建立ICU的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流程,增加ICU患者的收治,更在医院内部建立了一个“危重疑难患者MDT”的微信工作群,随时监控医院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情况,提高医院整体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
“与其说是援藏,不如说是民族共同体的同心熔铸。”
援藏的一年多时间里,杜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藏族同胞的真诚与热情,她不再是高速运转的机器,而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发挥医生所长,真正履行医生的职责,用自己的医术为藏区、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友爱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藏族群众服务,职业自豪感从未有过的强烈。与其说是援藏,不如说是民族共同体的同心熔铸,医学发展之间的交流。”杜艺说,“我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心境也变得跟他们一样旷达开阔。”
“最让人感动的是藏族同胞的热情,他们好多人走出医院之后,回头还会带着新鲜的水果和牛羊肉送给我们。现在想想他们一个个朴实、真诚的样子,真是舍不得。”一年半的援藏任期即将结束,杜艺不禁有些不舍。
诚然,杜艺离开广东、离开工作条件优越的单位、离开舒适的都市生活,离开亲人、朋友、同事,来到陌生的咸阳,是原来身边人、周边同事所不能理解的。作为援藏干部人才,来到新的环境,工作从新、从零开始,但是救死扶伤的技术和效果必须从我校附属第五医院的高点延续。医者仁心,救回生命边缘的病人,治好重症再续希望,方可不辜负后方的期望、藏族同胞的期待。文教卫生是整个社会的最基本民生保障之一,也是援藏工作连心搭桥的事业,更是援藏人迈出的最值得自豪的一步。
当被问到如果再有一次援藏机会,是否还会作出同样的选择时,她表现得十分欣喜:当然会,我肯定跑得快快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大援藏故事】千里援藏是职责,救死扶伤是本能
相关推荐
- 附属第七医院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专题培训
- 第二届“一带一路”气候变化与健康应对国际论坛在广州举办
- 【榜样的力量】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的引路人——“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陈小明院士访谈记
- 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党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2019秋季会 ? 学习篇】传播与设计学院传达学校2019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春季工作会议?师生笔谈】落实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力争成为卓越老师
- 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 【榜样的力量】守初心争当先进 担使命砥砺奋进——记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党支部
- 十年磨一剑,化学学院仿生催化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 云南省凤庆县陈昌砚书记一行来访我校
- 尊德问学,取大用中——我校哲学系举行复办六十周年庆祝大会
- 点亮生命的曙光
- 中山大学教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媒体提问
- 【2019毕业巡礼】附属第三医院举办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
- 粤港澳大湾区海珠湿地植被生态修复科考大赛闭幕
- 【榜样的力量】踏实肯干,用奋斗书写青春年华——记中国语言文学系张哲
- 【学科·专业】用地理解读世界之妙趣
- 【党史学习教育·行动篇】艺术学院在师生中开展“音乐党课”
- 扎根湾区,不负时代
- 罗俊校长带队赴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推动援疆工作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