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五一”表彰中获多项殊荣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广东省总工会发布表彰决定,我校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中药上市后质量与药效再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医学院宋尔卫教授,附属第五医院单鸿教授,眼科中心梁小玲教授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
徐瑞华,中共党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及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
作为消化系统肿瘤领域学科带头人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引领者,徐瑞华潜心钻研,攻坚克难建成肠癌全程治疗新体系,取得国际领先的创新性成果,所治疗病患的5年生存率可达国际领先水平。近三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中华医学科技奖、教育部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省部级一等奖共3项;201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办院理念,积极推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医院。组建国内规模最大的肿瘤专科联盟,推进援疆、援藏、援外和智力帮扶工作。徐瑞华重视人才,搭建了一支由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组成的金字塔人才梯队。中心作为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社会培养大量肿瘤学人才。徐瑞华从建设“国际一流癌症中心”的战略高度规划“三步走”战略,力争带领中心到2035年走在世界一流癌症中心前列。近五年来,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项目数和资助总经费屡创新高,稳居专科医院首位;论文数量、质量居全国肿瘤医院首位;57项相关临床研究成果被国际指南采纳;国家级成果奖励3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5项。在世界医疗机构自然指数排行榜上,位列全球癌症中心第七位。
2019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获奖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中药上市后质量与药效再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中药上市后质量与药效再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山大学从事中药研究的专门机构,负责人是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薇薇。中心以解决广东省乃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服务社会实际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一直致力于中药现代化研究,从思路、方法、技术、产品等层面进行科技创新,孵育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中心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持完成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研究:完成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柚皮苷一类新药属国际首创,已获新药临床批件并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研发的中药五类新药红珠胶囊,已完成三期临床研究;其专利“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以2000万元价格实施专利技术转让。长期从事岭南道地药材化橘红的研究,带领当地农户脱贫致富:从2002年开始,种植超过十万亩的化橘红,引领企业带动了当地6000多农户脱贫致富。开展中药现代评价新方法研究,致力于中药大品种的培育,中心为中药大品种现代评价等服务的品种累计年产值超过150亿。目前中心已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56件,国际专利授权7件。
2019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医学院宋尔卫
宋尔卫,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73”首席科学家,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中山医学院院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杰出教授、香港医学科学院资深院士,英国皇家生物学会资深委员,哈佛大学贝斯以色列迪康医院肿瘤研究中心准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荣获第二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中组部第一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8年和2018年,科研成果入选度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宋尔卫教授主要围绕乳腺癌等恶性肿瘤转移开展研究,在非编码RNA(ncRNA)和肿瘤微环境调控癌细胞可塑性与肿瘤转移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其科研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和何梁何利奖。
2019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附属第五医院单鸿
单鸿,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名医,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院长。单鸿教授以肿瘤及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和肝脏疾病的分子影像学为主要研究方向,提升了珠海市介入医学学科的整体水平,并填补了珠海市多项医疗技术空白。他坚持以打造国家级区域医学中心医院为目标,深入推进以临床疾病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医院科研创新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2018年,由单鸿同志牵头学术团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同年,成功申报广东省生物影像重点实验室。
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他提出并确定了“一年重建信心、三年抢占高地、五年确立优势”的“135”路线并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目前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科研能力、人才层次和数量均位居珠江口西岸领先地位。他本人先后被评为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2019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山眼科中心梁小玲
梁小玲,中共党员,眼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兼防盲治盲办公室主任。先后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广东省“三八红旗手”、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30多年来她扎根医疗、教学、科研、防盲、管理第一线,致力于常见眼底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治,擅长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瘤病、视网膜血管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玻璃体疾病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诊疗,以及各类难治、罕见、独眼或在地方医院治疗失败的眼底病治疗等。她以一双巧手和精湛的医术使病人重见光明;她矢志创新,勤勉执着,围绕国家和患者需求开展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她博爱济世,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开展防盲扶贫和眼科人才技术培训;她诲人不倦,为中国眼科学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她乐于奉献,以患者为中心,自己患病期间坚持工作,病愈后立即投入岗位,热情、细心地为每一位患者诊治,不忘“把光明送到每一个黑暗角落”的初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在“五一”表彰中获多项殊荣
相关推荐
- 我校学子在2018第九届耐克高校田径精英挑战赛荣获佳绩
- 【院长书记第一课】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陈曾平院长、李庆泉副书记讲授思想政治第一课
-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尹冬梅一行到我校珠海校区调研
- 传道解惑 立心铸魂 做广大学子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 我校召开双代会代表团讨论意见汇报会
- 我校扶贫工作组组织赴连州市柯木湾村开展2018年度中秋慰问系列活动
- 【主题教育 ? 行动篇】坚定使命,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山大学分营开营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山眼科中心青年党员第八次圆满执行“健康快车”防盲扶贫任务
- 【聚焦升学深造】数学学院:以深造为牵引,培养数学学科拔尖人才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薪火相传、砥砺前行——记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党支部
- 【2019秋季会?笔谈篇(二十七)】服务国家战略 解决关键问题
- 【讲述榜样的故事】谢鹏:做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航员、引路人和守护者
-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成果发布会举行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大农学院赴河南平舆县调研 启动砂姜黑土和白芝麻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攻关
- 中共中山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 点亮生命的曙光
- “我和我的祖国”中山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五四“星海之声”合唱节举行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 “适应于E级计算的可计算物理建模与新型计算方法”项目正式启动
- 我校举办首批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岗前培训班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