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隆重举行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成立仪式暨专家咨询会
中大新闻网广州9月19日电(通讯员 刘念)9月19日上午,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成立仪式暨专家咨询会在我校珠海校区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我校先进技术研究院、物理与天文学院共同承办。
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成立仪式现场(摄影:叶梓琪)
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广东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珠海市人民政府等领导及专家,以及来自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研究机构及高校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活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的部分学者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参会。会议由邰忠智副校长主持。
我校校长罗俊院士致辞(摄影:叶梓琪)
罗俊校长对莅临中心成立仪式现场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对政府部门和各地院校的指导和支持给予衷心感谢。罗俊校长表示,“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计划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三步走”重大战略第三阶段的核心关键任务。中山大学成立“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将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借力大湾区区位优势、经济优势、政策优势等,以港澳为纽带,凝聚大湾区天文科研力量,围绕星系宇宙学、恒星与行星科学、致密星与引力波源、空间实验技术等方向开展协同研究,扩大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推动我国空间天文科学研究和数据服务水平进入国际前列,推动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系列科研成果产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郝淳主任致辞(摄影:叶梓琪)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郝淳主任首先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对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落户中山大学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科学中心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主体,是确保巡天空间望远镜科学目标实现的关键。此次科学中心落户中山大学,可以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特色与优势,凝聚国内外优秀科学团队高效开展天文科学交流与研究,助力学校天文科学水平迈向国际一流,并服务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他相信,在中山大学的精心组织下,在粤港澳大湾区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科学中心一定能取得丰硕的科学成果,培养出一流的科学人才队伍。
物理与天文学院林伟鹏院长介绍了中心筹建的相关情况。他表示,中心将成为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粤港澳大湾区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以及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国家级空间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首席专家顾逸东院士作学术报告(摄影:叶梓琪)
成立仪式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首席专家顾逸东院士还应邀作了题为《我了解的空间天文》的学术报告,重点对国家载人航天战略与空间天文科学的结合应用做了阐述。
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成立仪式(摄影:孙琛)
成立仪式后,由中山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郑跃主持举行了科学中心建设的专家咨询会。与会专家审阅了建设方案,并围绕研究方向、建设规划、场地硬件支撑、人才引进、港澳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周建平院士代表专家组做了会议总结发言,认为“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以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对接国家载人航天相关重大战略需求,中心的建设为进一步揭示宇宙本质、探索行星科学前沿理论、抢占空间天文探测科技制高点奠定基础,对提升我国在天文学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还实地参观了我校珠海校区的建设发展情况和“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
“深空”是中山大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中山大学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加快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步伐,努力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战略目标的重要支点。中山大学将抓住“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建设的历史契机,推进落实中心各项建设和研究任务,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和空间天文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最大力量!
文稿终审:物理与天文学院 郝雅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隆重举行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成立仪式暨专家咨询会
相关推荐
- 2019届毕业生年级理事聘任大会成功召开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中山大学—菲律宾亚典耀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新冠疫情防控与疫苗接种”网络研讨会
- 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山大学分营开营仪式在我校举行
- 【2019秋季会?笔谈篇(三)】以“三大建设”为抓手 促高水平医院发展
- 2019海峡两岸暨港澳金融科技青年学者论坛在我校举办
- 【党史学习教育】中山医学院党委、护理学院党委联合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
- 中山大学新增4个拔尖计划2.0基地 总数并列全国第四
- 我校学生获“我和我的祖国——广东省第十三届大中专院校‘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总决赛二等奖
- 尼泊尔国立卫生研究院主席Anjani Kumar Jha一行访问我校 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
- 【主题教育·行动篇】附属第六医院:找准问题靶向整改、纵深推进主题教育
- 我校赴云南省凤庆县开展精准扶贫与调研工作
- 【我为群众办实事】管理学院聚焦立德树人,助力学生发展
-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林东伟列席指导中国语言文学系党委文学第二党支部党员大会
- 我校11项科技成果获201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
- 《器官移植》杂志再次入选核心期刊,综合排名位居国内器官移植类期刊之首
-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力推进纪律教育与学风建设
- 【聚焦研究生教育】外国语学院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 【聚焦研究生教育】校工会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