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季会?笔谈篇(三)】以“三大建设”为抓手 促高水平医院发展
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文卫平教授
今年9月在深圳召开的秋季工作会议,主题是“三大建设”,这是大学党政班子在吹响中山大学创双一流大学集结号之后,经过了多维度倍增的快速发展阶段,又一次面向高峰吹响了冲锋号。罗俊校长的工作报告,针对建设中山大学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全面地阐述了为什么要“三大建设’,其内涵是什么,实现的路径是什么。这次的会议精神让人深感触动,油然而生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像是在茫茫大海航行中看到了闪烁的灯塔,明确了建设一流医院、一流学科的方向和路径。
我们国家成立70周年,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强国的新征程、新时代。中山大学需要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去努力建设,我们必须要达成一流水平建设的共识! 这些共识不单只是在校领导、院系领导的层面,更应该让所有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明白这个目标就是事业的追求和责任。健康事业关乎到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民生工程,“健康中国梦”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是双一流大学附属医院的使命和责任。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医院建设应该“顶天立地”,“顶天”即不断在医疗技术领域科技创新,攻克疑难危重病的诊治;“立地”即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慢病管理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疗效,服务社会;这些也都是国家重大健康战略的组成部分。医院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规模和基础数据的量上,更重要的是把握“质与量的协同”,瞄准国家、国际层面的科学创新,体现科技“质”的飞跃上。什么是一流的医院和学科?评价“一流”的标志是什么?那么坚持“三个面向”引领提升“三大建设”水平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只有统一了思想,才能认真扎实地推进“三大建设”工程。
罗校长的报告中系统分析了“三大建设”的基本内涵,创造性提出了以“三个面向” (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导向,全面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科学研究“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的三大建设;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实现这一宏大目标的方法和路径。如何具体落实?对我们来说这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
第一,医院要高度重视“三大建设”工作。作为专项工作积极推进,但也不能让这项工作变成只是“院长工程”,而应该动员学科、学科群和学术骨干们积极参与;鉴于多数专家不一定明白“三大建设”的内涵和实现路径,非常有必要对大家进行培训,要让大家站位高一个级位、或者高几个级位去看问题,要形成良好的、可持续的研究氛围。
第二,有组织地去实施“三大建设”。医院要有专门机构统筹这项工作,医科要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要以国际视野科学思考,根据医院优势学科状况,整合学科群和/或联合其他专业、院系资源,要注重“事与人的协同”辩证关系,并在资源调配、绩效考核、机制创新、医院和学科文化建设等方面成体系地去设计。报告中指出:“三大建设”管理的重点是要做好过程中的规范管理,其核心要义是“可预期、可测量、可考核”,让已经参与和准备参与“三大建设”的教授都知道建设目标在哪里,建设过程有哪些步骤,每一步的要求是什么,出了问题谁负责任。
第三,对“三个面向”的理解和研究是源头。教授们对于学术前沿的判断与追踪相对容易去把握,但如何针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则需要学习领悟和引导,要帮助他们去熟悉国家和省的研究战略制定的路线、机构和人,参与到相关内容的研讨中,甚至力争参与到制定规划的层面中。校长要求“学校要与国家科研主管部门建立更加密切的沟通联系,要把国家重大科研布局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一线教师,要在科研一线营造面向国家需求的良好氛围,加强对教师开展科研国家需求导向的引导,鼓励老师把自身专长与国家需求更加紧密结合起来,这方面科研院和院系领导都要积极作为。”
第四,要深刻理解“三大建设”的内涵。其中发动机应该是“大项目”,罗校长报告中对其定义非常明确,其衡量标准“是要看它是否具备前沿性、长期性、综合性的特点。所谓前沿性,是指大项目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往往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所谓长期性,是指大项目背后的国家任务牵引是可持续的,以项目牵引组建的团队、建设的平台能长期发挥创新作用;所谓综合性,是指围绕大项目组建的大团队需要多学科交叉协同攻关”。在医学领域中临床医学中问题错综复杂,要以国际前沿视野去面对,大项目或大平台的建设对个人或团队而言可以是一辈子的研究工作,对医院或平台来说或是可以传承几代人的努力。疾病的病种或症候群都好像是生命大网上一个个的结,把每个结拎起来就可以带出一系列的问题,一系列的相关学科和专业,包括医工融合等。
第五,“三大建设”的核心还是人。建立大团队与人才建设是相辅相成。人才的发现与激发,培养与引进并行;项目及团队建设的规划与落实需要“近与远的协同”。团队尤其是大团队建设,需要素质全面具有国际视野的帅才,更需要好的机制支撑和团队文化建设。
总之,“三个面向”是方向,“三大建设”是路径,“三个首先想到”是评价标准。要建设成为一流的医院或学科,“三大建设”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是长期的任务,必须脚踏实地努力推进,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19秋季会?笔谈篇(三)】以“三大建设”为抓手 促高水平医院发展
相关推荐
- 郭永航到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调研并讲思想政治理论课
- 【主题教育?行动篇】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聚焦升学深造】航空航天学院:多方举措齐发力,精准帮扶促升学
- 【我为群众办实事】重实效,开新局,暖心惠师办实事,潜心践行育人使命
- 【立德树人】让纪律教育“活”起来
- 【大学习】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一次集中学习研讨
- 我校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18年第四次(扩大)会议
- 【人民日报客户端】《自然·天文》介绍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有望更精确确定引力波源信号
- 我校举行校庆日向孙中山先生铜像献花仪式
- 第十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开幕
- 【聚焦深圳校区】深圳校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 我校举行第十届卓越服务奖颁奖仪式
- 【田野中大】故纸、故地、故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校史粤东考察团在梅州(二)
- 我校305人获得2021年卓越服务奖
-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代表团来访我校
- 不忘初心跟党走 牢记使命勇担当
- 李善民副校长带队赴深圳市财政局调研
- 中山大学中观经济学研究院揭牌仪式暨“中观经济学”学术大讲堂成功举行
- 我校举办首期校情通报会
- 【党史学习教育】学报编辑部党支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