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榜样的故事】博雅学院陈慧老师:用诗意涵养学生家国情怀
中大新闻网讯 陈慧,中共党员,现任中山大学博雅学院讲师,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博雅学院党总支委员,兼中华诗教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学术转型问题研究,中国古代诗文思想研究,诗教、诗学与当代古典诗词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多篇。2019年获评“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获评“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陈慧老师(左三)和学生在一起 (图片来源:博雅学院)
陈慧老师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教学与课程思政结合的新模式,将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她努力将《诗词格律》《汉魏唐宋古文课》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作为博雅教育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于2019年获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立项。在《诗词格律》课堂上,陈慧老师通过以点带面的讲解,突出诗歌的背景和诗人的经历,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读诗词不应当只关注于诗词本身,还要知人论世、寻根溯源。陈慧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现场创作,会运用“诗钟(古代文人一种限时吟诗的文字游戏)”等方式鼓励大家创作,鼓励大家以熟悉对象入诗,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对于学生习作,陈慧老师不仅自己点评,也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相互点评。在点评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思考的快乐,还学会了主动思考诗词与个人状态、际遇之间的关系。
陈慧老师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断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传授诗词知识,陈慧老师平日温柔敦厚的处世风格,也感染了许多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陈慧老师很亲切、很有气质。课堂上,穿着古雅的服装,有时用粤语为学生吟诵诗词,让学生不自觉地也带着虔诚的心进入课堂的诗词世界。在课外,陈慧老师充分发扬学院“师生共同体”的优秀传统,深入落实“五个融合”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同学们一起对习作“精雕细琢”,陈老师也会以自己的摄影或绘画作品配诗,让学生感受到了她对于诗词的真切热爱,进一步加深与学生的交流。
陈慧老师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关心关爱学生,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探索诗词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陈慧老师用爱心、温情和汗水,在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成长成才等方面,浇灌出了累累硕果。她的课程作为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其课堂教学经验也是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山大学博雅模式:以经典为中心的通专结合之路》的主要组成部分。2019年,《诗词格律》课程助教邹丹娜同学,在第十一届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中,荣获研究生词组季军,诗组第四名。《诗词格律》课程学生参与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有十一位入围。《汉魏唐宋古文》课程有两篇课程论文进入2020年第二届“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复赛,李尔清同学获得一等奖。
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陈慧老师坚守初心使命,言传身教,润物无声,让课程思政充满诗意,引领学生向学、向上、向善,同时在“师生共同体”中,实现教学相长,不断追求卓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文稿终审:博雅学院 龙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讲述榜样的故事】博雅学院陈慧老师:用诗意涵养学生家国情怀
相关推荐
- 【秋季会·学习篇】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党委学习贯彻2020年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管理学院2019年学科发展专家咨询会在珠海召开
- 我校召开附属医院疫情防控专项工作会议
- 山西大同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存根教授率队到我校附属第七医院交流
- 中山大学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报告(2019-2020)》蓝皮书
- 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肖海鹏教授给医学新生讲思政第一课
- 【秋季会·学习篇】物理与天文学院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2020年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学子在第43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再获佳绩
- 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参与主办“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研讨会”
- 【院长书记第一课】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张超副院长、陈华桂书记讲授思想政治第一课
- 我校举办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 【榜样的力量】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记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17级社会学与人口学硕士生党支部
- 【我为群众办实事】生命科学学院举办专职研究人员与博士后职业发展交流会
- 附属医院及医科相关专业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第3期)开班
- “中山大学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研究中心”揭幕仪式举行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考核中获评“优秀”
- 茶马古道写新篇——中山大学助力云南凤庆脱贫记
- 我校张志安教授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网络教育名师”
- 我校举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成立暨宣讲团成员聘任仪式
- 【我为群众办实事】我校附属第三医院应急监测系统正式上线 院感防控再升级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