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圳校区】 “智”汇鹏城 智能工程学院启动新征程
中大新闻网广州8月26日电 8月25日,在学校统一指挥下,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全力支持,智能工程学院师生凝心聚力,安全、高效、有序地完成了搬迁工作,645名本科学生入驻深圳校区,开启了学院建设发展的新征程。
为做好搬迁准备工作,学院成立搬迁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专项会议研究讨论搬迁工作,召开动员会议与师生充分沟通。学院尽力为学生营造贴心的搬迁氛围,提前为学生购置大量的纸箱、活性炭等用品,引导学生提前、有序搬运行李。
▲16辆客车的百米车队(来源:智能工程学院)
在搬迁中,老师们积极参与,关心、协助有需要的学生;同学们互相帮忙,男生主动帮助女生搬运洗衣机等大件行李下楼。到达校区后,学院领导、老师们多次走访学生宿舍,关心询问入住情况,协助解决问题。
▲老师们协助有需要的同学搬运行李(来源:智能工程学院)
▲学院老师现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来源:智能工程学院)
乔迁鹏城新居,恰逢学院4位学生生日。学院专门为这4位学生举行了生日庆祝活动。在温馨、幸福的氛围中,学生们感受到了学院对学生的关爱,感受到了新校区家庭般的温暖。在分享生日蛋糕的喜悦中,接收着老师们亲人般的呵护和美好的祝愿。
此次搬迁,强大的凝聚力让全院师生上下一心,大家纷纷表示收获了一段温暖珍贵的集体回忆。
智能工程学院创办于2017年,是国内最早建设智能学科的新型工科学院之一,也是深圳校区首批整建制学院,与深圳校区共同成长。学院汇聚鹏城,融入深圳校区共同建设,将继续凝聚人才力量,服务国家战略,解决关键问题,为学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为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添砖加瓦。
师生感言
党委书记欧阳可全:我在中大学习工作逾四十年,今天与学生一起搬迁到深圳校区,感触良多。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建设,为中山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注入了新动力,这是中山大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步。深圳校区的建设,也将极大地推动包括智能工程学院在内的一批新工科学院等的发展。学院师生倍感鼓舞,决心珍惜发展机遇,在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副院长(主持工作) 蔡铭教授:智能工程学院是新工科学院,深圳校区给学院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办学空间、全新的教学设备和高端的科研平台。另外,深圳市是中国目前创新活力最好的城市,学生们在深圳拥有非常多和企业接触的机会,能够掌握到最新的前沿知识和产业需求。学院对搬迁深圳期待已久,接下来将扎根深圳,继续培养好新工科卓越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院长助理谭光教授:8月25日上午,学院本科生整体搬迁至深圳校区,我随同教师队伍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已建成的校区内,楼群挺拔,红墙绿顶,延续了传统中大建筑风格的同时,又充满了现代感。学生宿舍宽敞明亮,食堂环境整洁干净,莘莘学子有了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登高远眺,校园内一派热火朝天景象,更远处田园山坡呈上满眼绿色。在这么一个大时代里,在这么一片热土上,深圳校区不仅是中大发展史新的一页,更是中大为了在下一个百年里,更好服务于国家和地区而做出的重大布局。这让我感觉到特别的自豪,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相信学院发展会越来越好!
刘强教授:金秋时节,迎来了学院的乔迁之喜。从工学院到智能工程学院,从东校区到深圳校区,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服务“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征程,也是学院发展的新契机。未来深圳校区必将鸟语花香,成为大湾区重要的人才培养和新工科科研基地。
张辉副教授:开学前夕,同学们终于搬进新校区。看着周围一栋栋在建的大楼,期盼着全部建成后的美丽校园。
冯国栋副教授:从2006年到广州东校园学习至今总共在东校园生活超过10年,见证了广州东校园从当年的尘土飞扬成长为现在的鸟语花香。非常荣幸再一次见证深圳校区成长的机会,为深圳校区的成长出一份力,相信深圳校区明天会更好!
2019级本科生王欣欣:在广州东校园生活学习了半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离开广州东校园,虽有不舍,但又不禁怀着雀跃的心情对崭新的深圳校区充满了期待。同时,全新的环境也意味着全新的探索和挑战。在好友的陪伴和老师们的关怀之下,我相信我们能够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并从调整适应的过程中收获良多,而这段不凡的经历也终将成为我们青春最宝贵的回忆!
2019级本科生李宏立:搬到深圳校区,心中既有期望,也有忐忑。但是学校知道我们时刻关注深圳校区的建设工作,学生代表以及教师代表多次的参观之行为我们带来许多好消息。四人间宿舍很漂亮很舒适,教学楼也很高级,一切都是崭新的。十分有幸,成为深圳校区的第一批建设者。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深圳校区一定会建设得越来越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聚焦深圳校区】 “智”汇鹏城 智能工程学院启动新征程
相关推荐
- 【党史学习教育】测试中心党支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
- 【我们众志成城】附属第八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团队出征
- 【庆祝党的生日】中山眼科中心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赛决赛圆满落幕
- 第四届古籍保护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教育教学成果奖】精准定位,“MINE”系人生,中山大学生物学新生综合素养教育新范式初显成效
- 广东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中山大学研究基地授牌仪式举行
- 我校举办94周年校庆师生合唱舞蹈文艺晚会
- “全面从严治党,写好教育奋进之笔”专题二级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开班仪式举行
- 中山大学新增4个拔尖计划2.0基地 总数并列全国第四
- 我校开展保密专题教育培训
- 【秋季会·学习篇】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党委学习贯彻2020年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山大学师生升国旗唱国歌,庆祝新中国70华诞
- 我校召开援疆干部座谈会
- 我校举行校庆日向孙中山先生铜像献花仪式
- 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发展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在我校召开
- 【讲述榜样的故事】谢鹏:做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航员、引路人和守护者
- “第二届公共卫生实践技能演练大赛”成功举办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侯增谦院士来我校调研基础科学研究工作
- 我校开展“四史”专题培训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