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圳校区】为建设基础临床融合发展的世界一流医学院而努力奋斗
2015年11月,中山大学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校市合作共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学校形成“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深圳校区重点发展医科和新兴工科交叉学科,医科被赋予了成为支撑深圳校区发展支柱之一的重要使命。作为医科建设的承载主体之一,医学院成为深圳校区最早成立并招生的学院,并于2016年8月正式扬帆起航。
一、医学院的建设是对新时代召唤的呼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对健康的追求理应成为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健康中国战略应运而生。高水平医学教育作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基石,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中国高水平医学教育的主阵地之一,中山大学医科理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为国家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重任。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实施的核心城市之一,深圳被赋予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历史使命。作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为市民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理应是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题中之意,深圳对高水平医学教育和高质量医疗服务充满渴望。
而从中山大学的角度来说,医科作为学校的优势学科,也是深圳校区主要布局建设的学科,在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刻,理应冲锋在前,助力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作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科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医学院的建设是对新时代召唤的强有力呼应,也是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需求,并与中山大学建设成为“社会首先想到、国家首先想到、学界首先想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相契合。
二、基础临床融合,谋划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
医学院的长远目标是建设一所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在国际医学教育与研究领域具有较高话语权与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医学院,成为与深圳世界级中心城市、创新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医学中心。
学院建设一直强调基础与临床融合、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理念。通过基础与临床学科充分整合、学院与附属医院紧密对接,真正形成从基础到临床的完整医学教育和研究体系;通过传承中山大学医科的优良传统和学术文化,又结合深圳改革开放与创新之都的文化特点和创新精神,形成学院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
学院的建设理念决定了学院的学科特色,即在维持传统学科完整性基础上,更加突出临床医学问题导向,更加强调医学与前沿学科和新工科的交叉。目前学院重点发展感染与免疫、神经科学、肿瘤与代谢性疾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医学大数据与精准医学、智慧医学等学科方向。同时,学院充分利用中山大学在深圳校区布局新工科和深圳市建设光明科学城的契机,依托深圳强大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新工科产业,不断开拓新兴交叉学科领域,推进医工理文融通,着力发展新医科。
三、多措并举,为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而努力奋斗
医学院于2017年5月由原来的基础医学院(深圳)和临床医学院(深圳)重组合并而来,原学院成立于2016年8月。通过三年多的建设,学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实现学院发展的近期目标奠定了基础。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1400余人,已构建起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职在岗教职工69人(不含临床教师和兼职教师)。目前建有感染免疫、系统医学、脑科学、分子肿瘤等4个研究中心以及6个技术支撑平台。
毗邻深圳校区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未来将成为深圳市规模最大、专科最全、水平最高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成为医学院学生主要的教学和见习实习基地。医学院党委书记由附属第七医院院长担任,此举有力促进了基础和临床的整合,自然形成了学院与附属医院的紧密对接。学院不断践行基础临床融合的办学理念,与附属医院已经形成多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和联系,包括统筹规划学科布局,实行人才互聘,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一起推进整合医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行双导师制研究生联合培养,联合申报重大项目,共建研究中心等。
建设高水平医学院,优秀人才是关键。在未来的若干年,学院将充分利用国家、广东省、深圳市和学校的人才政策,继续大力引进各类优秀人才,使学院的师资队伍体量和高层次人才数量能够满足学院发展的需要。同时,将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通过大团队、大平台建设,增加承担国家和省市大项目的能力,逐步形成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
新时代给予了医学院建设和发展的绝佳机会,也赋予了医学院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使命。医学院这艘航船已乘风扬帆,我们真诚期待优秀人才的不断加入,大家共同锐意进取,为建设一所世界一流医学院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作者:郭德银,系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聚焦深圳校区】为建设基础临床融合发展的世界一流医学院而努力奋斗
相关推荐
- 【五个融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经济管理人才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数学学院学习研讨和贯彻落实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孙逸仙纪念医院与阳西县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
- 我们的2019(七)
- 我校附属第五医院医务人员到珠海校区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 罗俊校长赴附属医院调研慰问
- 【立德树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营造安全稳定育人环境
- 中山大学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
- 【秋季会·学习篇】学习贯彻秋季工作会议精神,农学院凝心聚力描绘“十四五”蓝图
-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我校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2019-2020“蓝皮书”
- 【榜样的力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护理探索者——记护理学院尤黎明
- 2019“全球观 家国情”粤港澳外语与翻译研究生学术交流周在我校举办
- 中山大学举办2020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宣讲活动
- 我校中山眼科中心吴乐正教授当选为亚非眼科学会主席
- 我校举办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 粤港澳高校联盟成立五周年 2021年年会暨大学校长论坛在中山大学成功举办
- 笃定前行 奋进一流(八)
- 【2019毕业巡礼】光华口腔医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顺利举行
- 附属第三医院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科研实验技术支援工作
- 我校举办“基于沃尔巴克氏体技术控制登革热和疟疾国际研讨会”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