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定前行 奋进一流(八)
编者按:1月6日,我校第九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二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梁銶琚堂召开。会议期间,代表们听取了罗俊校长作的学校工作报告,马骏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作的学风建设专题报告,国亚萍副书记作的工会、教代会工作报告,李善民副校长作的学校财务工作报告,兰平副校长作的基建工作专题报告。各代表团围绕大会报告进行了分组讨论,代表们充分肯定了学校2019年的各项工作,展望了学校未来的发展。我们将对部分代表团的讨论情况进行选登刊载。
航空航天学院代表团
2019年是航空航天学院飞速发展的一年。宇航学科从一个不到10人的小团队开始,逐渐成长为拥有教师、专职科研人员共50多人的中型团队,并承接了科研重大项目和多项国自然面上基金项目,实现了学科发展的大跨越。力学团队也实现了体量的稳步增长,并获得科技部对外科技合作重大项目、国自然面上基金项目、广东省重大科研项目和深圳市科研项目等多方面的资助。乘着学校大力发展新工科的东风,学院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局面。
2020年,深圳校区的各项设施将陆续建成并交付使用。航空航天学院作为深圳校区的首批入驻单位,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契机。
机关代表团
2019年是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之年。学校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坚持以“三个面向”为引领,提升“三大建设”的水平。学校继续加强基层党建,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打造“样板支部”;深化落实“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本科生毕业深造率、研究生报考热度显著提升;承担国家科研项目能力持续提升,天琴计划、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子谱仪、超算中心、精准医学中心等一批大平台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戴永久、宋尔卫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才强校战略落实落地。
2020年是“十四五”规划战略布局之年,深圳校区将投入使用,“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不断完善,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奠定学校发展的百年基业。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产业集团代表团
2019年对每一位中大人来说都倍感振奋, 2019年是中山大学实现跨越的一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年。“天琴一号”卫星发射上天,宋尔卫教授、戴永久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6000吨级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启动建设,打造海上移动科研平台,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建设,服务国家深海深空发展战略……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中大人的砥砺奋进、追求卓越、争创一流!
95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展望2020年,更是学校发展奠定百年基业的关键一年。深圳校区即将进驻启用,科考船年内将建成出海,前景令人鼓舞期待。产业集团将把握企业转型升级契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后勤服务两大支撑体系,为学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应有贡献!
附属第一医院代表团
代表们一致认为,罗俊校长的报告用数据说话,让大家看到学校取得一系列重大成绩和重要突破,三校区五校园发展日新月异,令人倍感自豪。报告中谈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教学科研发展,附属医院在中大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令医科代表们深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李善民副校长的财务工作报告思路清晰,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务保障。代表们对有关学风和校园建设的专题报告也进行了热议和肯定,今年第一次将学风建设作为专题,让代表们知晓学术道德对一个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切感受到学校在确保行稳致远发展方面久久为功的决心和行动。
代表们还高度评价了《教代会、工会工作报告》,肯定了学校工会在推动学校民主管理、优化工会服务体系和落实定点扶贫等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学校在“双一流”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仍对教职工民生事项给予高度关注,鼓舞人心。
2020年我院将与学校发展同心同向同步同行,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部署,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抓手,强化内部治理,稳步推进医院章程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核心制度建设、人事薪酬及绩效管理改革、药品及耗材规范合理使用、便民惠民服务等工作,加快推进南沙医院、医学综合楼、恒大医疗中心等的建设,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步伐,为早日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而不懈奋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笃定前行 奋进一流(八)
- 上一篇:笃定前行 奋进一流(九)
- 下一篇:附属第八医院名医进社区,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
相关推荐
- 中山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协议续签仪式暨两校合作35周年研讨会举行
- 我校张志安教授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网络教育名师”
- 第九届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在我校召开
- 我校2019级新生报到工作圆满完成
- 我校与各二级单位签订“十四五”规划任务书
-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到我校调研
- 【秋季会·学习篇】传播与设计学院传达学习学校2020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聚焦升学深造】旅游学院:以本科生导师制为牵引,推动学生学业发展和升学深造
- 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活动——为解放军驻西藏边坝地区某部开展义诊
- “我和我的祖国”中山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五四“星海之声”合唱节举行
- 我校在首届全国高校“教授杯”乒乓球比赛获佳绩
- 【聚焦党支部建设】中山大学打造“情景教学+A.I.党建助手”新模式
- 附属医院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第2期)结业
- 【讲述榜样的故事】附属七院陈友鹏:撸起袖子加油干,做百姓健康的守护者
- 【秋季会·学习篇】岭南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2020年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教务部招生办公室(外国留学生办公室)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
- 我校文史哲学者荣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和“国学新秀奖”
- 【主题教育·行动篇】物理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班子成员调查研究成果交流会
- 孙逸仙纪念医院举办首届“逸仙杯”医学人文健康科普演讲大赛
- 中山大学第四十七次学生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