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众志成城】42天,动态清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驻莞专家组交出抗疫答卷
4月2日,我校附属一院驻东莞市人民医院专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谢灿茂教授、周燕斌教授,重症医学科王凌雁副主任医师在东莞奋战42天,实现了东莞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住院确诊病例动态清零,圆满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给的救治任务。驻东莞期间,附属一院通过“驻点支援+远程会诊”的方式,多学科专家先后联合救治了东莞13名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东莞市副市长黎军、卫健局局长叶向阳高度赞扬专家组的医疗技术水平,感谢专家团队的努力付出。
附属一院欢迎驻莞专家组归来
4月2日上午,附属一院副院长陈旻湖教授带领多学科专家赴东莞市人民医院,与驻莞专家组针对一名新冠肺炎转阴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该患者经过多学科团队40多天全力救治,成功撤除使用了39天的ECMO并核酸检测转阴,这是国内少数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长时间使用ECMO后成功撤机并转阴的病例之一。
附属一院副院长陈旻湖教授率领多学科专家在东莞市人民医院会诊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向医院及专家组表示感谢
接到调令一小时就出发
按照广东省部署,为集中优势“兵力”打好省内疫情防控阻击战,我校附属一院等7家广州地区的高水平医院支援省内13家定点医院,附属一院负责驻点支援东莞市人民医院。
2月20日上午10时,正在上班的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周燕斌和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凌雁分别接到电话,请他们立即前往东莞参与医疗救助工作。挂断电话后,仅用一个小时,两位医生便准备完毕,赶赴东莞。
“我早已做好驰援的充分准备。从大年三十,广东第一批医疗队出发开始,我便向组织申请奔赴湖北了。”周燕斌说。
王凌雁副主任医师(左一)、周燕斌教授(左二)在东莞市人民医院
他们的目的地东莞市人民医院,是东莞收治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定点医院,该院的ICU病房内收治了多名重症病人,部分患者只能依靠医疗器械的帮助维持生命。
“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是疫情防控的“对症良方”。2月20日上午,附属一院迅速成立高水平医疗救治组,由周燕斌任驻点医疗队队长,他们将赴东莞市人民医院,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搏斗,尽最大努力救治病人。
“感觉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这段时间我们一共收治了13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其中多人情况紧急,均需呼吸机进行有创通气治疗。”王凌雁说道。驻点医疗队到达东莞的第一件事,就是详细了解医院收治的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情况。
这些危重症患者年纪较大,且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基础性疾病,有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风险。
救治行动,刻不容缓!从当天12时到达东莞开始,专家组即刻介入到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针对其中3例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案与当地医务人员进行了详细讨论,并进行全省远程会诊,力求为患者制定最科学有效的方案。
医疗组第一天就工作到了晚上9点。随后的几天中,他们每天8点准时进入病房,早交班晚查房,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就具体治疗方案、抗感染用药、下一步要注意的细节等进行讨论并逐一落实。
“感觉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东莞市人民医院ICU病房主任蔡立华此前已经奋战在一线将近一个月。我校附属一院专家组的到来,给了他充足的支持和信心。
群策群力 救治危重症患者
为提高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率,3月5日,由我校附属一院、孙逸仙纪念医院和附属三院组成的20多名顶尖专家远程会诊,为省内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把脉问诊”,讨论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3月5日,我校三家附属医院20多名专家通过远程会诊指导东莞新冠重症患者救治
中山大学副校长、附属一院院长肖海鹏表示,在新冠肺炎救治过程中,一直遵循的是集中资源、集中专家、集中救治病患的原则。“这一次将三大医院的优质专家集中在一起,实际上也是一种集中,可以把基层地市的主要危重症患者都‘包’起来。”
中山大学副校长、附属一院院长肖海鹏接受媒体采访
在专家团队救治的东莞危重型病患中,一位73岁患者有60多天的病史,在ICU住了50天,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50天,ECMO则支撑了39天。“昂贵的提升免疫力的药品都一直用着,康复期血浆输注了8次,共2400毫升。我们在不计成本地拯救着每一个危重型病患的生命。”附属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国家远程医疗队专家组专家谢灿茂教授介绍。
国家远程医疗队专家组专家谢灿茂教授
危重型患者的救治难点,往往就集中在多脏器衰竭上。“这位老人在经受了病毒重创后,呼吸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也不全,经过积极抢救,使用了呼吸机、ECMO、肾透析等技术支持,老人顽强地坚持了下来。他在坚持,我们就不能放弃。”谢灿茂教授说。
而团队负责的另一位危重症患者在气管插管27天、反复肺出血6次后,谢灿茂和临床一线的救治团队愣是把那位患者救了下来。“那个危重患者已成功撤离了呼吸机,情况一天比一天好,已经转出ICU。”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们众志成城】42天,动态清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驻莞专家组交出抗疫答卷
相关推荐
- 我们的2019(六)
- 广东省海洋土木工程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
- 中大博士研究生郭怡适荣获2021年度创新创业英才奖
- 附属第六医院设立全国首家结直肠癌无切口病房,开启结直肠癌微创治疗新时代
- 我校举办第十二期校情通报会
- 【春季工作会议?学习篇】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贯彻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春季会·行动篇】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召开人才培养工作会议
- 2019年华夏院士论坛在我校附属第一医院举办
- 【大学习】校工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我们众志成城】在自愿捐款活动中 这些中大人的故事传递温暖感动人心
- 【教育教学成果奖】 面向未来,追求卓越!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新时代历史学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结出硕果
- 我校游泳队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中喜获佳绩
- 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成守珍入选“中国好护士”
- 贯彻落实“过紧日子”工作要求,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 【党史学习教育】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 我校陈小明院士荣获第14届日本配位化学学会国际奖
- 中国外文局与我校签订“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战略合作协议
- 【名医摇篮】七十二载忠诚担当,矢志不渝名震四方
- 【2019毕业巡礼】外国语学院举行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2019年学位授予仪式
- 【聚焦研究生教育】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学习贯彻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