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众志成城】中山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研究会用科技助力抗疫
面对突发疫情,从“最美逆行者”的身影,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般跨越山海的援助,许多个体与组织都在努力为抗击疫情作贡献。作为中山大学的青年社团,中山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的成员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投身战“疫”的号召,在疫情来袭的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他们用科技助力抗疫,贡献青年智慧与青年力量。
2月10日 传播中大疫情抗击课程
疫情来袭,我校附属医院、岭南学院等单位的教授专家们在中山大学紫荆教育的组织下,开启了为期多天的抗击疫情直播课程。研究会在征求紫荆教育同意后,于2月10日将抗击疫情课程的二维码同步到了“移动党校”主页上,并通过虚拟主持人添加了相应的引导。这一举措让更多人集中学习了抗疫课程,了解了防护知识,缓解了心理焦虑。
2月20日 “您辛苦了,这里我替您站岗”
为更好地协助一线抗疫工作者,研究会成员们决心义务研发一位能够帮助大家普及防疫知识和新闻快讯的“虚拟抗疫宣传员”。“零接触、不下班、自动服务、双向沟通”,这是研究会为“虚拟抗疫宣传员”设定的目标。
他们在已有的“移动党校”平台上进行开发,克服重重困难解决疫情期间所面临的难题。没法见面就多沟通几次,把手机放在身边,随时进行语音会议;没法实地检测,就通过多人分别检测并汇总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在短时间内测试问题,并以几乎每天更新一版的速度迭代“移动党校”版本。
最终,在研究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基于“移动党校”平台的“虚拟抗疫宣传员”诞生了,“她”可以循环播报权威机构的疫情防护知识、及时传达中央精神,还可以推广病毒防治的实用建议,起到基层防疫宣传员的作用。
3月1日 为人民服务的“虚拟抗疫宣讲员”
在完成第一阶段研发任务后,研究会成员们继续从实际需要出发,抓紧研发抗疫微课,使“虚拟抗疫宣传员”能够对“如何正确穿戴防护服”、“如何丢弃医疗废弃物”等抗疫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并通过语音交互方式,正确回答“新冠肺炎和普通感冒的区别”等问题。
“我看到许多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不断向居民解释几乎日日变动的疫情资讯和防疫公告。为了保证权威性和准确性,这些志愿者下班后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政策培训。如何用技术手段让机器去承担这些重复性的工作,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争取多一些休息时间,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研究会成员、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博士生卜熙如是说。
努力的结果逐步落地。从中山大学科技园到郑州人民医院的病房楼大厅,“虚拟抗疫宣传员”已在多地义务“上岗”,有效缓解了当地抗疫宣传工作人员的压力。
3月20日 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智能化引导
研究会还在紧锣密鼓为我校附属医院义务开发适用于医务人员的“指导员”。通过视觉算法的构建,“指导员”能精准地辨认出医务人员的防护服穿戴是否正确,科学地引导他们穿脱防护服,以及提供洗手液消毒等辅助服务。
研究会技术小组负责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宋日辉在谈到如何开发技术、克服困难时说:“接到任务后,我立刻逐个联系负责开发的小伙伴,有一些还在老家,他们就掏出了家里的老电脑开始工作。大家团结一致,上午、下午、晚上三班倒,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到今天,他们仍在不断完善。
3月20日 “移动党校”服务新港街道党员突击队
3月20日,研究会成员们利用“移动党校”义务服务我校广州校区南校园所在的新港街道党员突击队临时党支部,并开展了一场“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践行初心使命”的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中,许多参会党员仍坚守在一线执勤岗位上,只能通过手机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用远程留言的方式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移动党校”不仅通过终端、云端、小程序端的联动功能将分散在各地的党员“融合”在一起,还自动记录党员同志的发言,为他们生成会议记录并上传至云端保存。良好的学习效果和智能化的学习方式,使得“移动党校”受到当地党员的一致好评。
50天不是终点
研究会成员们还将继续开发适用于疫情期间“三会一课”线上学习的远程党政会议系统,方便党员和群众及时了解政策动向,开展全面、规范的学习活动,服务抗疫期间的党建工作。
科技只有为人类服务,才能实现它的价值。过去的50余天,中山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研究会的成员们结合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用科技为人民群众传递疫情资讯,为白衣战士保驾护航,助力党员同志开展学习工作......他们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中国建设添砖加瓦,为抗击疫情贡献出青年智慧与青年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们众志成城】中山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研究会用科技助力抗疫
相关推荐
- 第26届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高层论坛暨《韩礼德与中山大学》纪念文集发布会在珠海校区圆满举行
- 【党史学习教育·行动篇】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 孙冬柏常务副校长出访欧洲 推动“双一流”大学建设合作与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 2020年中山大学教师荣休仪式举行
- 肿瘤防治中心领导班子召开巡视整改暨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专题民主生活会
- 【聚焦升学深造】法学院:坚持目标导向,推进三全育人,助力学生学业发展和升学深造
- 【春季会·学习篇】化学学院传达学习学校2021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大农学院与凤庆县红塘村开展支部共建与技术帮扶
-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深部地球探测与资源环境》团队项目顺利启动
- 附属第六医院肾内一科3篇论文成功入选国际肾脏病领域最高级别年度大会
- 我校肿瘤防治中心顺利举办卫健委“十三五”规划研究生教材《肿瘤学》第五版编委会会议
- 附属第三医院举行“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 我校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第一
- 附属第七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被深圳市卫健委授予“深圳市紧急医学救援队移动医院分队”旗帜
- 【立德树人】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新时代@教育 | 我校统一战线组织学习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粤港澳高校联盟成立五周年 2021年年会暨大学校长论坛在中山大学成功举办
- 陈春声书记、罗俊校长带队赴云南省凤庆县调研推进定点扶贫工作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传达学习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秋季会·学习篇】审计处传达学习学校2020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