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
10月21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晓荣教授作了题为“延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闫文浩主持本次讲座。
王晓荣教授首先从大的历史时间轴切入,从近代中国为什么需要共产党讲起,详细论述了近代中国在危机下的选择。近代中国做出了第一个政治选择就是马克思主义,有了马克思主义就需要有以它为指导的政党,她认为,近代中国所存在问题,并不是由于缺乏党派。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不在于增加了一个政党,其价值在于,这个政党与其他政党所不同的是,它要以无产阶级世界观来观察和改变国家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它所看到的是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这就是这个党最早初心的产生。近代中国做出的第二个选择即是革命的道路问题。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给了中国共产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经过抗战时期的摔打、磨炼、储备,中国共产党储备了足够的能量来应对下一时期的挑战和考验。近代中国的第三个选择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1840年到1949年,不同的政治团体都在做自己的选择,选择他们目标、方式、策略、组织机构等等,但是站在所有政党背后是历史,历史也在做自己的选择。而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就是历史所选择的结果。
在详细阐述了党在延安时期守初心、担使命的奋斗历程之后,王晓荣教授进一步解析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历史不长,但是成功实现华丽转身的成功经验。第一,坚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延安时期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最忠实的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这是延安时期初心使命的完整表达。第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理论创新。用活的、创造性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不断发展变化的马克思主义。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进行理论创新。第三,广泛发展统一战线。一是引导和团结农民,二是和中间势力求同存异。第四,党的建设。在干部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情况下开展在职干部学习运动,在干部纪律涣散的情况下,严抓严打,造就铁的纪律。第五,坚持群众路线,实现群众利益。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能否落实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实现群众利益就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建议。
王晓荣教授认为,延安时期形成了诸如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抗大精神等一系列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在延安时期的斗争实践中,由党员干部群众或个体或群体行为的作风、道德升华而形成的精神形态,构成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对原生形态的精神进行抽象概括,就形成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四个方面体现了党正在延安时期培育和形成的理想信念、精神境界、工作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中带有根本性的内容。
最后,王晓荣教授特别指出,今天理解、研究延安精神,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时间段,而需要放在一个整体的时间轴中去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习延安时期的历史和精神,具有如下时代意义:一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能够使我们更好的把握现在。二是延安时期的共产党人所表现出来的作风、精神、情怀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无论何时去学习,都是一种动力。三是延安时期的创新精神,对于新时代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延安时期是一个极具创新的时期,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对于我们来说无论生活、学习、工作,或者对于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都是及其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学习,更加深入的研究,最终要落在具体实践上。
闫文浩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表示,王晓荣教授从三个部分讲述了党在延安时期的历史及启示。第一部分即党在延安守初心、担使命的奋斗历程和成就,让我们深刻的学习和领会了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及其初心、使命。第二部分讲述了党在延安时期守初心、担使命的成功经验,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发展最广大的统一战线,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群众路线和实现群众利益。第三部分着重讲述了延安精神的科学含义,时代价值,娓娓道来了延安精神的历史生成、科学含义、时代价值,特别是对于我们新时代的现实启示。这三个部分的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同时他指出,本次讲座是一次颇具启发性的思政课,更是一堂非常具有启发性的党史思政课,同时又是富有学理性的学术报告,更是一堂精彩的党课。讲座的全程即有娓娓道来,又有慷慨激昂,更有饱含深情,充分展现了一位党史专家的学术研究、一位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艺术、一位党员的党性修养。希望老师、同学们在讲座结束后,进一步学习领会,并转化为学习研究阐释的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
相关推荐
- 我校召开2020-2021学年学生住宿安排工作会议
- 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召开2019年度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会
- 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在我校举办
- 体育学院学生麻东荣登2019年福布斯中国精英榜(U30)
- 家校共育 放飞梦想 ——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举行学生家长交流会
-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赴咸阳淳化县、礼泉县看望选调生校友
- 【停课不停学】国际商学院本科生在线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 我校开展寒假前安全大排查
- 我校哲社版学报在第六届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获得多项奖项
- 机关部门工会“美丽校园健步行”活动周启动
- 我校召开2020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申报培训会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代至民国西北地区契约文书整理、语言文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开题
- 国际商学院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四次集中学习研讨
- 《人民日报》报道我校扶贫工作
- 教育学院举办马云乡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讨会
- 体育学院教师王棣的“抗疫课程”被阿里体育公益平台选用
- 立德树人奋进担当,薪火相传共筑辉煌——化学化工学院召开2020年教师代表座谈会
- 我校2021年度获批97项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
- 省委宣传部督查组来校进行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
- 我校入选教育部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新闻公告
- 李贵安赴陕西部分区县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14
- 马晓云赴青海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11
- 董治宝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10
- 马博虎赴甘肃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09
- 教育部专家组来校调研信息公开工作 06-08
高考招生
- 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本科和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