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财经大学 > 新闻公告 >

加强党史学习 落实立德树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系列辅导报告

2021-04-29 0 新闻公告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新闻网

4月27日下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依托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邀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教授作课程思政专题辅导报告《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报告由党总支王玲书记主持。

查清华教授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出发,讨论了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围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有机统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随后,查清华教授从思政素养、思政意识、人格魅力、专业水平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课程思政对教师的要求,提出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人人讲育人,要成为塑造学生思想品格的“大先生”。

接下来,查清华教授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课程思政领航学院的建设情况,并从研究对象的角度阐述了中文学科的思政价值属性。查清华教授表示,课程思政建设应明确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注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强调现实针对性、问题意识和责任感。

报告最后,查清华教授结合《文史典籍》课程,以杨炯《从军行》、杜甫《登岳阳楼》、杜牧《山行》等为例,剖析了语篇中蕴含的爱国、奋进、爱和平、逆境中的坚持等思政元素教育,并分享了自己在挖掘思政元素、开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等方面的实践探索。

讲座结束后,学院教师与查清华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

党总支王玲书记对查清华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表示专业课程是育人的重要领地,学院会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加强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本场报告是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加强党史学习·落实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系列学习活动的第三场,旨在引领教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深挖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供稿/供图:周红 徐扬 编审:谢雅靖 收稿日期:2021年4月29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加强党史学习 落实立德树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系列辅导报告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