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克大学保罗·柯斯威尔教授谈欧洲和中国的移民和语言
[本站讯]10月27日,社会语言学家、英国约克大学语言学系保罗·柯斯威尔教授 (Paul Kerswill) 做客文学院“新杏坛”,以“欧洲和中国的移民和语言(Migration and language in Europe and China)”为题作报告。讲座由为文学院张树铮教授主持,刘洪超老师翻译。
讲座伊始,张树铮介绍了保罗·柯斯威尔的学术成果和学术经历,表示无论过去还是当下,“移民和语言”都是与现实紧密结合的一个课题,具有重要意义。讲座围绕“移民和语言”的主题展开。保罗·柯斯威尔首先指出,移民是一个具有经济驱动力的政治问题,但移民本身又涉及到“人”的问题,因为许多移民者已经认识到他们在此过程中所收获的利益或是付出的代价。语言是移民经历的核心,移民者依靠语言与社团外部的人进行交流,并维系其内部文化特征和文化关系。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移民数量达到高峰,这在欧洲和中国都有体现。目前统计,全球范围内国际移民2.44亿,自2000年以来增加了7100万,增长比例是41%。
保罗·柯斯威尔以英国、德国、挪威和中国为例,分析了目前移民的基本特征。通过大量调查分析,他总结出移民的基本特征:移民群体多是年轻、单身的成年人,移民的主要动机是家庭聚合和工作。移民的语言特征存在四类可能:第一类是第二语言的学习;第二类是双语习得\语码转换;第三类是放弃原语言,进行语言转变;第四类是新方言的形成。保罗·柯斯威尔分析了弥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nes)的新市镇方言(The New Town dialect)。他以挪威的奥斯陆(Oslo)、丹麦的哥本哈根(Copenhagen)和德国的柏林(Berlin)的新方言特征为例,对欧洲西北部的新城市接触方言进行了详细阐释。随后,他又以伦敦为例,分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语言变化的特点。
在对中国方言的研究中,他重点介绍了陕西西安市的母语、移民与交流实践研究和浙西水坝移民过程中语言变化研究这两项关于方言和迁移的研究。保罗·柯斯威尔最后总结道,移民是复杂多样的,其社会影响是巨大的,而这种社会影响可以在移民的语言行为中体现,移民和非移民之间可能存在某种不确定关系,这仍然是社会和语言研究的一个领域,语言规划者应该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纳入视野。
在互动环节中,师生针对讲座内容进行提问,保罗·柯斯威尔耐心地予以回应。最后,张树铮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文学院部分师生参加讲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约克大学保罗·柯斯威尔教授谈欧洲和中国的移民和语言
- 上一篇:北京大学孔江平教授谈语言发声类型研究
- 下一篇:第二届山东大学公共管理论坛举行
相关推荐
- 山东大学召开2021年春季学期本科教育工作会议
- 山大二院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获评“五星级养老机构”
- 后勤保障部党委加强疫情防控督导工作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开题论证会举行
- 两位学者做客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作报告
- 趵突泉校区后勤保障人员奋战在防疫一线
- 山东大学2019年田径运动会开幕
- 山东大学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 中国科学院院士邵峰应邀做客“山海知微”系列论坛
- 环境经济学团队在Cell子刊One Earth发表论文
- 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召开2021年度工作会议
- 经济学院举行“同心战疫,强思健学”主题讲座第四期
- 博雅中韩人文学论坛(2019)在山东大学举办
- 山东大学举办新聘实验技术人员及实验技术骨干人员培训
- 后勤保障部开展修缮工程安全及防疫专项检查
- 郭新立同志为干部师生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设立“大病援助服务站”
- 图书馆集束式展现馆员能力提升工作成果
- 山东大学《民俗研究》学术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 山大开展文化引领战略实施纲要学习宣传月活动
新闻公告
- 快讯:《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开幕式举行 04-24
- 山大学子在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佳绩 04-24
- 齐鲁医学院举办“一流课程申报”教师培训专题会 04-23
- 电气学院举办第25期“经纬韵”研究生学术思想讲坛 04-23
- 经济学院举办第56期青联学术午餐会 04-23
高考招生
- 山东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08年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