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团队在Cell子刊One Earth发表论文
[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环境经济学团队领衔在Cell子刊One Earth发表了题为“Critical Rare-Earth Elements Mismatch Global Wind-Power Ambitions”的论文。山东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李佳硕研究员和博士生彭焜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张宁教授和冯奎双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随着极端天气和健康事件频发,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是国际共识。其中,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实现电力系统脱碳,被认为是重要途径之一。为此,世界各国制定了一系列风电发展目标。其中,稀土作为先进风机技术中的关键性金属原材料,其需求必将随着风电的大规模扩张而快速增长。然而,稀土资源却分布不均,产能有限,来源单一。在激烈的行业竞争背景下,全球和区域风电发展是否会被稀土供应所制约,又该如何采取应对措施?目前已有一些研究从全球整体或者单独某个国家的角度初步分析了风电发展对于稀土的需求情况(Fishman, T. and Graedel, T. (2019). Nat. Sustain. 2, 332.),但尚未在全球尺度对其中每个区域风电发展所需的稀土需求及其面临的稀土供应风险进行系统性的动态分析。考虑到区域风电发展目标和稀土资源禀赋的差异性,系统性评估不同区域风电发展的稀土供应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可以为风电产业的全球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基于此,环境经济学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学术机构专家学者,基于针对特定地区的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评估了全球及十个地区在四种风电发展情景下的稀土金属钕、镨和镝的供应短缺风险,对促进稀土和风电行业的可持续协同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图 1. 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和稀土需求量:(A)全球和区域风电累计装机容量;(B)全球风电行业钕需求量;(C)全球风电行业镨需求量;(D)全球风电行业镝需求量。 注:中国数据只包括大陆数据,不包括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
图 2. 区域稀土储量和2021-2050年区域风电行业稀土累计需求量:(A)钕累计需求量;(B)钕储量与需求量对比;(C)镨累计需求量;(D)镨储量与需求量对比;(E)镝累计需求量;(F)镝储量和需求量对比。注:中国数据只包括大陆数据,不包括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
研究表明,2021-2050年全球风电行业稀土累计需求量为459.7-902.4 Gg, 包括339.7-668.0 Gg钕,84.9-167.0 Gg镨和35.1-67.5 Gg镝 (图1)。与2011-2015年需求量相比,2046-2050年全球风电行业稀土累计需求量将增长11-26倍,且远高于当前稀土产量,这也意味着当前稀土生产水平无法满足未来风电发展的需求。研究还发现,风电行业稀土需求量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图2)。中国是未来风电装机容量的领先者,也是稀土的最大需求者,其稀土需求量将占全球风电行业稀土总需求的1/3。尽管中国是当前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为了匹配其宏伟的风电目标,中国仍可能面临稀土短缺风险。欧洲(经合组织)稀土需求量为全球第二,但由于不具有稀土资源禀赋,该地区风电发展将面临巨大的稀土短缺风险。而东欧地区(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且其风电发展所需的稀土量将远远少于其可提供的量,因此,东欧地区可能成为全球风电发展所需稀土的潜在供应地区。
从长远来看,一些技术手段如材料的回收和利用效率提升、产能扩张和风机技术创新有望缓解稀土的供应压力。比如,风机的平均寿命是20年,2040年以后大量稀土随风机退役,到2050年镝金属退役量甚至超过其需求量。在未来30年中,如果所有的稀土都能够被回收利用,则可以满足大约30%的稀土需求(图2)。另外,当前过于依赖单一来源的稀土供应现状以及不断加剧的地缘政治风险和环境限制,给未来稀土的稳定供应带来了极大风险,可能会进一步阻碍风电的迅速扩张。因此,只有全球合作,促进稀土自由贸易和生产多样化,进行可持续的稀土供应链管理,才能推动风电的全球发展、气候变化行动的落实和全球温控目标的实现。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oneear.2020.06.009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环境经济学团队在Cell子刊One Earth发表论文
相关推荐
- 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
- 持续发力专业建设,山大打造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 “跨文化中文教学”工作坊——云体验与对谈系列学术活动第三期举行
- 打造“山大校企系 校友产业系”品牌服务济南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 北京师范大学朱志平教授作“国际汉语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专题讲座
- 山大地纬加快区块链技术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盛宁教授谈“共同体”思想和文学研究
- 山大主办2020年能源经济学高层研讨会
- 战“疫”情,威海校区学生资助在行动
- 经济学院举办第十届中日学术研讨会
- 李利平、秦莹莹教授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 山东大学吴臻教授获得第十七届陈省身数学奖
- 历史文化学院江林昌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
- 丁兆军教授团队在Cell Reports发表病原菌在植物根部入侵新进展
- 山东大学联合主办第十二届中国语言经济学论坛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 国际教育学院宁继鸣教授参加云南语言学会年会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
- 后勤保障部党委召开“提升后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规范化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
- 齐鲁医院领导班子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六次集中学习研讨
- 山东省工程机械智能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举行
新闻公告
- 快讯:《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开幕式举行 04-24
- 山大学子在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佳绩 04-24
- 齐鲁医学院举办“一流课程申报”教师培训专题会 04-23
- 电气学院举办第25期“经纬韵”研究生学术思想讲坛 04-23
- 经济学院举办第56期青联学术午餐会 04-23
高考招生
- 山东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08年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