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医乃仁术 ,全力打造临床、科研、思政三者合一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为高等学校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快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指明了方向。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应然选择。为此,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秉持“全面思政教育、立体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育”的理念,启动“研究生课程思政”专项计划,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育人手段,通过六大类课程思政立项探索,在课堂教学、专业建设、实践环节等各方面,全面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为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研究生院和学校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研·课程思政”系列报道,选取有关单位在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深入思考、特色做法、典型案例,予以发布,以资借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奠定坚实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作为高等教育的更高层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研究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培养尤其是通过课程思政进行培养是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组充分结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探索出一条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教学新思路。
完善教学目标,强化以课程思政为主的素质培养
自2019年以来,课程组导师团队进一步完善研究生临床胚胎学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大纲;改进胚胎学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目前已有的线上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有机地体现在各单元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成员积极发掘、深层提炼,将课程所涉及的医学病例、社会热点问题、科研进展等素材,与医德教育、医学伦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的知识目标构建全面的知识框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结合案例与问题,掌握临床胚胎学课程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重点。能力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基础知识与临床问题的联系,尤其着重学生自主学习、科研探索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等全方位能力的培养。在素养目标中,通过适当的案例指引,从学生关心的话题和关注的焦点入手,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出发,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道德修养、提高学术诚信、做到医者仁心、形成健康的人格。
改进教学设计,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
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已经上线的慕课课程(中文慕课、全英文慕课),对临床胚胎学基本知识进行梳理。线下授课采取了“以学生为中心”授课方式。通过教学课程组统筹规划,构建完整统一的教学架构,基础知识、临床联系、科研进展层层递进、相互融合。线下课程讲述中,引入不同的课程思政案例,在增强学生科研素质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医学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严谨态度、进取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等职业元素,实现教学设计与培养目标的统一。
在讲述第三代试管婴儿的时候,通过陈子江院士及王秋菊教授团队联合攻关,国内首例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联合无创产前单体型分析遗传性耳聋健康试管婴儿诞生的案例,结合在生殖医学领域不断进取,在Nature、NEJM、Lancet等顶级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助力生殖医学研究的实例,引导研究生思考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相辅相成的理念,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职业精神;引导研究生加强合作精神,注重科研合作的重要性,重要的科研贡献常常是多个单位合作的结果。
夯实导师职责,做好课程思政的主导者
研究生导师不仅是研究生科研发展的 “教导者”,也是学生思想道德、学识学风及为人处世的“引导者”。课程组首先明确研究生导师的主体责任,利用课程思政建设,让课程组每一位导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成为研究生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
在课程授课过程中,课程组还根据讲述内容,引入了专题讲座、前沿进展讲座等不同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程思政更具有针对性,让课程传播正能量、引领研究生健康成长。为此,课程组特意邀请了4位专家进行系列讲座。组胚科室原主任、原党支部书记刘凯教授,从个人求学、工作、科研的亲身体会让同学们领略到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基础医学院伦理教研室的王云岭副教授,从“出生”与“死亡”的角度,与同学一同探讨胚胎学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伦理问题,防止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现;生殖医学中心的刘洪彬教授,结合近年来在生殖医学中取得的一系列进展,在激发同学的科研热情同时,倡导科研诚信,严谨态度、进取精神以及团队协作;齐鲁医院小儿外科的张蕾教授,以其丰富的临床经历,突出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真正做到医者仁心。
在完成一门高水平研究生课程的同时,课程组着眼于打造一支思想过硬、理论知识过硬、教学理念前沿、教学手段先进、教学特色鲜明、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喜欢的导师型教学团队。通过大力推进研究型教学,围绕学术型、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特点,课程组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研讨式、项目式、案例式等国际先进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出教师的教学创造性以及教书育人的引导性,在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工作过程中取得了长足进展。
相关文章:
经济学院多层面探索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融合路径——经济学科研究生育人新机制
“文献”载道,展现山大特色,传承中国文脉
专业实践+课程思政,计算机学院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
多维度推进,培养“学马”“讲马”“信马”“用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
画“师资教育”与“思政教育”最大同心圆: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课程思政的融通之路
以中国特色新闻学为引领,为《新闻史论》课程教学打上鲜明的中国底色
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培育“芯”人才
学习当代经济改革实践,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价值引领新风尚
课程思政红为底,绿色制造敢为先——机械学院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实践
课程思政+分子模拟试验,依托一流学科打造实验金课
土建学院岩土中心致力打造“理论-实践-创新”全体系研究生课程思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医者仁心,医乃仁术 ,全力打造临床、科研、思政三者合一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
相关推荐
- 学校召开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加强党对制度建设领导研究”专题研讨会
- 文化强军,向海图强——图书馆承办“海疆书香”文化工程活动
- 基础医学院李景新课题组在Cell子刊Stem Cell Reports上发表封面文章
- 山东大学召开专题会议总结推进“三全育人”工作
- 校医院用心用情做好双线服务
-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学术沙龙暨论道稷下论坛新中国历史学七十年专题研讨会举办
-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校友做客山大育贤校友讲坛
- 物理学院有机光电子学团队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物理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山东大学2019年度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年度考核及选人用人“一报告两评议”会议举行
-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来山大调研
- 经济学院举办第二期金融学术讲座
- 工训中心召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及强院兴校学习研讨会
- 山东大学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行动系列报道之五:践行初心使命 筑牢疫情防控机关防线
- 山大学子在计算机学科竞赛中连获佳绩
- 学校召开学生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第一次主任(扩大)会议
- 齐鲁医院第七期多学科交叉论坛举行
- 聚势谋远!山大召开2021年春季学期工作会议
- 心理中心举行心理个案系列研讨会
- 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 资本运营公司党委开展“清明祭英烈”现场学习活动
新闻公告
- 快讯:《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开幕式举行 04-24
- 山大学子在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佳绩 04-24
- 齐鲁医学院举办“一流课程申报”教师培训专题会 04-23
- 电气学院举办第25期“经纬韵”研究生学术思想讲坛 04-23
- 经济学院举办第56期青联学术午餐会 04-23
高考招生
- 山东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08年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