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大学 > 新闻公告 >

“跨文化中文教学”工作坊——云体验与对谈系列学术活动第三期举行

2020-11-19 0 新闻公告 来源:山东大学新闻网

[本站讯]11月14日下午,“跨文化中文教学”工作坊——云体验与对谈系列学术活动(第三期)在线上举行。本期工作坊上半场由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祖晓梅教授和加拿大哥伦比亚学院、加拿大中文教师协会会长程龙教授主持,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刘谦功教授作为嘉宾,共同围绕“文化课教学与文化传播”展开讨论。工作坊下半场开展了以“茶香万里——中国茶文化”为主题的中华文化云体验活动。

学术对谈首先以“文化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区别”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刘谦功教授认为,文化教学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有三个方面特点:一是文化教学利用课程体系实现传播,体现出其专业性;二是文化教学要制定教学大纲并纳入课程体系;三是文化教学需要进行课程考核评价。祖晓梅教授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观点分享:一是在以传媒、文化产品、人际传播等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形式中,文化教学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重视师生关系和互动;二是“文化传播”“文化教学”应体现出内外有别的原则,对外称“文化教学”,其目的是帮助国外民众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和精髓。

针对“文化课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这一话题,刘谦功教授结合多年海外经历,引用翔实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注重教育观念的差异,二是重视厚今薄古,三是呈现方式的入乡随俗。祖晓梅教授也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如何兼顾当代生活与历史文化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注重发掘历史文明成就的当代价值,二是注重文化产品、文化习俗和文化意义的结合,三是在注重以互动的形式开展跨文化比较。程龙教授分析了批判性思维技能培养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针对“文化教学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式”这一话题,各位专家教师针对文化教材缺乏和教学方式选择中的困境,进一步讨论了文化内容切入点在满足学生兴趣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文化内容与汉语要素教学的互动关系等命题。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困境与挑战一直是业内关心的问题,在谈到海外汉语教师的责任与策略时,祖晓梅教授指出,要首先理解现象背后的文化力量和文化影响因素,选择恰当的叙述方式和互动方式,基于教学本身的特点和边界,利用文化吸引力和文化感染力,讲述普通人的中国故事。刘谦功教授对如何寻找文化通感和文化差异谈了自己的看法。

对谈之后,中华文化云体验主题活动在线上开展,本次主题是“茶香万里——中国茶文化”,课程负责人陈鹤龄携授课教师团队以面向中外研究生的中国茶文化教学为例,通过介绍体验式文化教学推动实现中外文化融通与文化理解的理念、课程思路、教学方案和教学效果。海内外中文教师、中文教育机构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参与本次活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跨文化中文教学”工作坊——云体验与对谈系列学术活动第三期举行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