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2019年哲学社会科学论坛
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川大风格哲学社会科学,提升我校文科核心竞争力,11月15日,学校在江安校区水上报告厅举行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论坛。校长李言荣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宁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研究员、教育部教指委副主任、北京大学周志忍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长江学者江志斌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杜桂萍、华中科技大学何锡章教授,西南大学青年长江学者李永东教授,以及我校杰出教授詹石窗教授、霍巍教授、学校文科学院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由副校长晏世经主持。
李言荣首先代表学校和王建国书记对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给予川大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在123年的办学历史中,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学术积淀,汇聚了一大批学术大师,形成了以新蜀学为代表的人文学派,推出了《儒藏》等一大批标志性成果,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续道藏》的编撰工作,成立了中华文化研究院、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中国南亚研究中心等文化传承创新中心和高水平智库。学校高度重视文科发展,出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流文科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路径。下一步,学校文科要按照既定目标,强化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有精神,就是要在学术上坚持精神独立和学术自由。二是要有特色,要培育具有川大风格的学术流派。三是要有重点,就是要以抓核心竞争力为纲,加快建设一流学科。四是要有氛围,努力营造让广大教师安心治学、潜心育人的宽松和谐氛围。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川大文科一定能早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宁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研究员
教育部教指委副主任、北京大学周志忍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长江学者江志斌教授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詹石窗教授
论坛上,王宁教授以《语言与文学》为题做主旨发言,她围绕当前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现状,汉语言和文学之间的关系,汉语言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汉语言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刘庆柱研究员以《“国家认同”观念发展的考古学研究》为题做主旨发言,他围绕“国家认同”的物化表现:早期中华文明都城营建的“择中”理念;择中的传承与国家认同的发展;都城规制的延续与国家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国家认同的社会基础与表现等内容进行了学术分享。周志忍教授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学术研究》为题做主旨发言,他围绕国家治理的中国化诠释;国家治理的学科视角;国家治理研究的历史视野;国家治理研究的侧重点;国家治理的学术视野等方面进行了阐释。江志斌教授以《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服务型制造》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围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必要性;服务型制造是两业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产品服务系统是两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基于服务型制造“两业”融合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詹石窗教授以《国家人才战略与哲学社会科学之繁荣——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几点感想》为题做大会主旨发言,他以武丁寻找傅说,周文王聘请姜太公入朝、刘备三顾茅庐、唐太宗任用魏征等历史典故为例,论述了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了造就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通才、专才、奇才,培育大批具有高度人文素养与引领航标的英才,聚天下英才以用之,推动文科繁荣发展的建议。各位专家的发言不仅分别分析了各自学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更为学科的创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为提升学科竞争力、建设一流文科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晏世经在总结中指出,文科是川大的底色和亮色,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有基础、有实力、有地位、有特色。我校历来重视文科的繁荣发展,2018年,学校确立了“办一流文科”的发展思路,制定了“文优”的发展路径,提出实施文科“双优工程”、加强“国字号”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文科内部多学科整合、推动文科与理工医交叉融合、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力度等七大战略举措。大家要继续鼓足干劲,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挥优势、体现特色、补齐短板,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提升我校文科的核心竞争力。
当天下午,文学与新闻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商学院分别举办了以《与新中国同行的中国学术研究》《双一流建设视野下的区域历史与民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国企改革研究》为主题的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坚持内涵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流文科,服务国家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举行2019年哲学社会科学论坛
相关推荐
- 【特稿】服务四川发展 共建世界一流大学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 川大干部、师生认真学习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数学“双一流”建设联盟研究生培养暨科研管理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 学校举行第五期港澳台及海归学者国情校情研习班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德国早期诠释学关键文本翻译与研究”举行开题报告会
- 李云泽副省长到四川大学调研指导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
- 四川大学:红色文化融入青春血脉 深挖江姐“托孤遗书”精神内涵 培育新时代红色传人
- 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首席执行官Stephanie Fahey一行到访川大
- 我校师生热议彭清华书记到校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国家知识产权局到我校调研
- 我校学子在第二届四川省大学生材料设计大赛中获佳绩
- 我校学子投身脱贫攻坚社会实践 贡献青春力量 助推乡村振兴
- 学校与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签署协议共建“新金融——创新2035”产学研用平台
- 霍巍教授畅谈中国古代文明的多元与融合
- 我校华西医院杨丽教授等人关于肝硬化治疗的研究成果连续在临床领域国际高水平刊物《Hepat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上发表
- 川大学生团队在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两项金奖
- 乔甫:七次出征,在战“疫”中践行初心使命
- 电气工程学院成功协办“国际数字健康技术(学习系列)线上讲座(一)”
- 铸魂百年辉煌 传承红色华章——“万方杯”四川省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经典诵读大赛决赛在四川大学举行
- 川大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行动起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