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巍教授畅谈中国古代文明的多元与融合
12月13日,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霍巍教授做客武汉大学珞珈讲坛第354讲,以近年来青藏高原考古发现为例,从考古学视角阐释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多元与融合。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赵雪梅教授为霍巍教授颁发了珞珈讲坛纪念证书。
霍巍教授首先介绍了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在史前时代青藏高原就存在着大量的人类活动迹象。随后,霍巍教授从青海都兰血渭一号大墓、海西州乌兰县泉沟一号墓、高原古代国际通道的发现、西藏阿里发现的汉晋时期丝绸和茶业四项重要的考古发现,全面阐释了青藏高原地区古代文化的多元融合面貌。青藏高原墓葬中出土的精美黄金制品、皮靴、绿松石等器物体现出了鲜卑族、吐谷浑、尼泊尔、印度、萨珊波斯、汉文化等不同区域的文化因素,体现出了这一区域古代文明的复杂多元。
霍巍教授重点介绍了大唐与吐蕃、天竺之间十分重要的一条高原古代国际通道的发现历程。这条通道是唐代开辟的西藏至尼泊尔的最重要的一条国际路线。这条通道过去只有文献记载没有实物证据。1990年霍巍教授及其团队在中尼边境吉隆发现了唐代官方使节王玄策所建《大唐天竺使出铭》石碑。这块石碑的发现是实证唐—吐蕃——天竺道路的唯一实物证据。随后霍巍教授讲解了西藏阿里地区发现的汉晋时期的丝绸和茶叶。阿里地区发现的茶业很有可能是沿着今天新疆地区进入西藏高原的。这批茶叶的碳十四测年年代为距今约1800年左右。
最后,霍巍教授总结了高原丝绸之路的含义,它指代西藏高原古道与外界联系与交流的途径及方式。它是一个网络,包含着不同走向、不同段落、不同功能在内的各条路线。它促进了不同区域间文明的交流互动,影响深远。青藏高原也是我们从考古学观察中华文明多元与融合的典型案例。
据悉,本场讲座是由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珞珈讲坛·考古中国系列讲座第四讲。自2021年3月至今持续开展的珞珈讲坛·考古中国系列讲座就此落下帷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霍巍教授畅谈中国古代文明的多元与融合
相关推荐
- 电影《守望青春》走进四川大学
- 学校召开纪念渡江战役70周年座谈会
- 校领导到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调研
- 向难而行,战“疫”到底!川大华西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131人出发!
- 我校学子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特等奖
- 央视、新华社连续报道我校疫情防控最新科研成果
- 四川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 校党委书记王建国、校长李言荣慰问春节坚守一线的教职工和留校学生
- 汇聚坚定历史自信创造历史伟业的磅礴力量——我校师生热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省委书记彭清华调研指导我校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 鼓励川大为疫情防控作出更大贡献
- 学校举行庆祝第36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 我校华西专家第八次出征 紧急赶赴郑州支援
- 计算机学院章毅教授牵头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获批公示立项
- 接续百年奋斗 再谱时代新篇 四川大学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藏高原重大滑坡动力灾变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展会议在我校召开
- 第五届四川省大学生“校友杯”营销策划大赛总决赛顺利举行
- 华西第二医院郭帆教授研究组在Nature发表基因编辑研究成果
- 川大出版社引进版图书被列入法国驻华大使馆傅雷出版资助计划
-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曹峻冰教授的论文在《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头条刊发
- 我校学子到青少年宫开展“原创红色主题视频分享”社会实践活动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