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优秀教师讲述“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华师故事
12月20日,以“华师故事?改革开放再出发”为主题的第14期“青春演播厅”在石牌校区举行。本期演播厅结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邀请四位优秀教师,现场讲述他们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同奋进的“华师故事”。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刁振强,校学生工作部部长王岩,各学院党政负责人,三百余名师生现场参与,更多师生通过我校手机教师直播网收看。
王棣:教书育人的笃行者
历史文化学院王棣教授从教数十载,每天坚持两小时的阅读量,“父母告诫我不要相信一个民族不读书就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而我一直笃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首先在于读书。”正因如此,王棣一直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从未迟到,永远会提前五分钟到达教室,在上课之前会掏出手机当着学生的面关机,逐字逐句为学生修改论文,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多年来始终保持本专业前三名。他认为,作为一名老师,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教学过程要有价值体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谈到选择研究经济史的原因,王棣说到,当时身处于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因而他思考如何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助力时代发展,如何从历史上吸收经验教训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最后选择通过研究宋代的经济,吸收有用的经验,改善民生。他表示,把握历史进程,认识历史事件,需要把视线拉长,把过往与当下、现实与未来贯通起来审视,这就是历史学界常常提到的“大历史观”。
陈一平:践行师道的实干家
文学院陈一平副教授曾获“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本科生“我最喜爱的老师”、研究生“我最喜爱的导师”等称号。他以一篇《38年教学生涯省思》,刷爆华师人的朋友圈,被学生称为“网红教师”。38年来,他始终坚持师道传承,继承和发扬华师老校长管林、曹础基等老一辈学者献身学术、献身真理的精神,并认为“对学生严格,首先要对自己严格”,每上一堂课前都要撰写详细的备课手稿,上课则完全脱稿。陈一平一直坚持用毛笔写字,备课稿件、家庭报告书、给学生的春节祝福语等无不是用毛笔来书写,陈一平教过的毕业生也都留有他的墨宝。作为一名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他希望能够用这种方式给学生一种传统文化的熏陶。
40年改革开放,38年任教生涯,陈一平明显感受到了时代的进步。学校设备高度现代化,母院的中文系大楼也搬迁到大学城校区。环境在变化,青年学生刻苦求学的精神,教师为人师表的风貌却从未有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陈一平希望青年学子立志做这样的君子,志向远大而品德高尚,博学多识而温文尔雅。
李克东:教育技术的“拓荒牛”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李克东教授曾获“中国教育技术事业杰出贡献奖”,是我国教育技术领域重要奠基人及领头人之一。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李克东与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结缘的40周年。他与大家分享了和华师一起经历的许多个“第一”背后的故事:第一次国际视听器材展览会的举办、第一本电视编导教材的编排、第一期全国电视教材编导培训班的开班、邀请施拉姆来华师讲学并搭建教育传播学进中国的第一座桥梁、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作为第一个中国官方教育技术代表团出席美国AECT年会、发起1997年第一届全球华人计算机应用大会等。每个第一后面都融入了一代人为教育技术的发展付出的心血。
步入新时代,李克东也从未止步,促成了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联盟的组建。在谈及自己的目标时,李克东提出了四点:“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要到基层学校里做事,要扎扎实实做实事,要做出有实效的事。”在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方面,他指出,要将其打造成在国内领先,在国际有影响的华师品牌。作为诸多“第一”的亲历者,李克东表达了对青年老师和学生的厚望,指出“年轻人一定要有目标”,应努力做到“在国内领先,在国际有影响”。
王小菁:矢志前行的逐梦人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王小菁在改革开放初期,借恢复高考的机会打开了学术世界的大门,实现了从工人到大学生的身份转变,并误打误撞与生物结缘。她师从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和教育家潘瑞炽,在与潘瑞炽一起修订国家规划教材《植物生理学》的过程中,学到潘瑞炽严谨治学的方法,也学到炼成文字功底的一种方式。王小菁传承师道精神,把修订教材的严谨认真同样应用到了对自己学生的严格要求上。她认为,“做科研就是磨性子,要有耐心去克服困难,急不得。”
当谈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对于社会的贡献时,王小菁认为做生命科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通过一些应用的基础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在了解清楚原理后找到应用的出口。她觉得做研究最终是要服务社会,也可以说都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征程中,王小菁希望华师能够更上一层楼,能够培养出更多有高尚情操,有科学思维,能够勇于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的高素质的人才。
与国家共发展,与时代同进步,四十载风雨兼程,华师人从未止步。四位优秀教师的个人事迹和精彩分享让华师学子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改革路上的坚守与传承,开拓与创新。华师建校85载追求卓越,改革开放40年跨越发展。改革开放再出发,华师人将继续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书写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四位优秀教师讲述“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华师故事
- 上一篇:捐赠毕生藏书,传承精神财富
- 下一篇:朱迅来华师了!红遍半个中国的她,分享拼过的青春
相关推荐
- 我校女教工旗袍队荣获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旗袍巾帼风采大赛一等奖
- 学校领导班子召开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 华南师范大学召开2020年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
- 学校举行新一届研究生教学督导聘任仪式
- 马卫华副校长率队参加南海区产教联盟成立大会
- 2021年10月27日 中国科学报:养殖场耐药基因和耐药菌殃及周边大气环境
- 我校数学科学学院叶颀教授团队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副校长杨中民出席“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成立仪式
- 我校承办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与实践创新在线报告会
- 2021年6月4日新快报A10版: 众志成城 守卫家园 纪录:我很荣幸成为这1/600!
- 寒冬送温情,民进华师基层委员会看望高龄老会员
-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钟成材参加预算执行审计动员部署会
- 冲上热搜!全国人大代表林勇教授所提建议再次引发关注
- 我校承办广东省第十四届大中专院校‘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
- 法学院分党校举行第十六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仪式
- 马院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系列之“迎接七十年 诵读新思想”第二场读书会
- 《敬礼,新中国70华诞》邝章标大型个人书画作品展在我校开展
- 学校举行“如何融入湾区发展”粤港澳专题座谈会
- 我校东南亚研究中心举办国别区域研究“2021迎春茶话会”
- 我校13位学者入选2020年爱思唯尔(Elsevier)高被引学者榜单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督办管理系统上线启用会 03-15
- 我校召开2022年安全与稳定工作会议 03-15
- 我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 03-14
- 校领导到汕尾校区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 03-10
- 校团委获评2021年度广东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03-09
高考招生
- 华南师范大学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