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2日南方日报:“长江学者”卢晓中团队旧金山湾区调研成果建议: 融合创新打造一流科技湾区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炉,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如何发展备受关注。湾区高校如何形成合力?世界其他湾区有哪些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日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及团队赴旧金山湾区开展2个月的深度调研,其阶段性研究成果给出了相关回应,南方教育智库第一时间进行专访。
“调研比较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发展有较大空间,可加强三地优势互补、融合创新,共同打造一流的科技湾区。”卢晓中表示。
高校群应从科教、产教对接湾区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旧金山湾区‘硅谷’目标相似,高等教育如何响应,如何互动是关键。”卢晓中说,过去2个月,他和团队走访了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何塞州立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和旧金山湾区委员会、脸书(Facebook)等10所高校、企业和智库机构,围绕湾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湾区高校与城市社会的互动机制等研究问题进行实证调研和深度访谈。
调研发现,旧金山湾区的科技创新,得益于高校与市场的良性互动,高校主要从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两方面参与互动,已形成了成熟的模式。
他介绍,科教融合主要是研究型大学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斯坦福大学将校园长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公司,再由他们与学校合作,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后来不断发展扩张,形成了尖端科技和创新人才高地——硅谷,两者相互支撑,相互成就。现在,从斯坦福大学出来创办企业的人或与斯坦福大学相关的企业就占到了整个硅谷总产值的50%-60%。而产教融合,主要是应用型大学与产业技术创新上的合作,例如圣何塞州立大学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并为硅谷输出了最多的毕业生,每年为硅谷培养工程领域600-700名工程师,有些年份已突破了1000名工程师,他们成为硅谷发展的中坚力量。
“与旧金山湾区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不同,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已经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大批成熟的高科技企业对原始创新、优秀人才十分渴求,这是高校主动作为的好时机。”卢晓中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群各类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主动对接湾区发展需求,各类学校优势互补,高校与市场融合创新,共同打造一流的科技湾区。
如何建好一所对接湾区发展需求的大学?
根据统计,粤港澳大湾区有160多所高校,涵盖了中山大学等学术研究型高校,还有大批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以及应用技能型高校。尤其是广东近年来开展“高水平大学”建设、“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计划等,扎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提质发展。那么,建好一所深度对接湾区发展需求的大学,需要重点关注哪些要素?
华师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秘书长卓泽林介绍,硅谷和旧金山湾区内高校林立,既有斯坦福大学这样的一流名校,也有面向接受继续教育人群的社区学院,可以说是形成了“两头小中间大”的梭形结构,而圣何塞州立大学正处在梭形结构的中部——是硅谷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该校副校长兼教务长文森特·德尔介绍,该校的校训是“助力硅谷(Powering Silicon Valley)”,毕业的25万校友绝大多数服务湾区发展。该校工程学等“硬学科”突出,每年为旧金山湾区输送大批工程师,也有文化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软学科”服务湾区文化、教育、休闲等领域发展。圣何塞州立大学从人才培养的理念、内容和运作方式等方面力求贴近硅谷的发展特色。
相较而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结构多样,活力充足。从高等学校的数量和类型来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可与世界三大湾区一较高下。卓泽林分析,定位与优势各异的高校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中的动力站和服务器,更是活化大湾区发展和增添大湾区科技与文化创新的发动机。加强对大湾区高校发展的研究和投入,可助力建设特色化的大湾区高等教育典型,丰富大湾区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性与生命力。
报道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m/ipaper/nfrb/html/2019-10/22/content_38458.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作者/通讯员:姚瑶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19年10月22日南方日报:“长江学者”卢晓中团队旧金山湾区调研成果建议: 融合创新打造一流科技湾区
相关推荐
- 我校举办第三届中华经典美文美篇诵读大赛
- 我校13位学者入选2020年爱思唯尔(Elsevier)高被引学者榜单
- 体育科学学院召开党支部书记对照党章找差距专题会议
- 我校教师在第一届广东省军事课老师授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 冲上热搜!全国人大代表林勇教授所提建议再次引发关注
- 培养什么样的人?教信学院名校长在线师德论坛给出榜样
- 我校获批29项2020年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立项数全省第一
- 奥运冠军风采诗词赠送仪式在我校举行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举办“构建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格局”研讨会
- 马卫华副校长率队参加南海区产教联盟成立大会
- 化学学院开展寒假前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
- 我校举办“课说四史,青春心向党”微团课大赛决赛
- 2020年2月26日广州日报:简单易用!华师团队研制试剂盒可快速检测新冠病毒
- 华南师范大学召开能源托管试点工作宣贯会
- 我校第十期青马学员开展“四史教育”主题团日活动
-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领导为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主持的全国41所教育技术院校联盟课授课
- 心理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 教育科学学院师生赴日本广岛大学、福山大学交流访问
- 抓好“五个一”,构建校园普通话推广宣传新生态
- 物电学院学生参加2020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督办管理系统上线启用会 03-15
- 我校召开2022年安全与稳定工作会议 03-15
- 我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 03-14
- 校领导到汕尾校区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 03-10
- 校团委获评2021年度广东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03-09
高考招生
- 华南师范大学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