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兰胜教授课题组在《Nano Letters》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近期,我校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兰胜教授课题组,在介电-金属复合纳米腔嵌入单层二维材料的强耦合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Greatly Enhanced Plasmon–Exciton Coupling in Si/WS2/Au Nanocavities ”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Nano Letters上(影响因子:11.189)。我校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硕士生邓富和黄鸿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兰胜教授为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
光与物质的强相互作用在超快光开关、量子操控以及低阈值激光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近年来,金属纳米颗粒/结构与二维材料被广泛用于实现表面等离子激元与激子的强耦合,因为前者具有较强的电场增强和较小的模式体积,而后者则具有强吸收和大电偶极距。目前,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金属具有较大的欧姆损耗,严重制约了这种耦合系统的实际应用。兰胜教授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并验证了由硅(Si)纳米颗粒和金(Au)薄膜组成的介电-金属复合纳米腔,内嵌单层二硫化钨(WS2),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系统地研究了这种纳米腔支持的表面等离子激元与单层二硫化钨(WS2)激子的耦合作用,证实了表面等离子激元(SPP)镜像磁偶极(MMD)-激子(exciton)三者之间的超强耦合。该研究的创新成果包括:(1) 发现了由 Si 纳米颗粒和 Au 膜组成的介电-金属复合纳米腔支持具有较大增强因子(约200)的“暗”模式,可以实现约240 meV 的拉比能量劈裂;(2) 利用介电-金属复合纳米腔首次证明了三种模式之间的强耦合作用;(3) 利用角度分辨和尺寸分辨的散射光谱成功观测到三种模式的强耦合,为操纵耦合强度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
这些发现为在介电-金属复合体系中实现等离子激元和激子之间的强耦合提供了支撑,并为构建纳米级光子学器件开辟了新的思路。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1c03576
作者/通讯员:杨爽 | 来源: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 编辑:杨柳青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兰胜教授课题组在《Nano Letters》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相关推荐
- 国际商学院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顺利通过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
- 我为群众办实事|马卫华副校长率队赴南海校区开展“校区国际化办学体制机制”专题调研
- 智能基座:深化新工科人才培养,推进数字化产业升级
- 我校社会科学总论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
- 2021年12月19日南方PLUS:华南师范大学“十四五”规划:整体实力进入师范大学前5名
- 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鲲鹏产教融合人才计划走进我校本科生课堂
- 吴坚副校长为二级党组织师生党员讲授专题党课
- 2020年2月29日人民日报:疫情期间咋找工作?华南师大推“云招聘”神操作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行2020级公共管理硕士开学典礼
- 察览政企风采 学思践悟引航
- 城市文化学院举行第六届创意文化节启动仪式暨2020年新生迎新晚会
- 我校获评广东省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优秀组织单位”
- 陈霖院士受聘为我校双聘院士
- 我校获批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 我校举办2021年西部志愿者工作总结暨志愿者出征仪式
-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再创新高
- 2020年4月18日光明日报: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 法学院产学研重大成果“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顺利通过专家鉴定
- CCF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分会举办首届互联网就业经验分享会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督办管理系统上线启用会 03-15
- 我校召开2022年安全与稳定工作会议 03-15
- 我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 03-14
- 校领导到汕尾校区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 03-10
- 校团委获评2021年度广东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03-09
高考招生
- 华南师范大学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