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6日南方日报:陈金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实践成就的同时,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取得的理论成就、形成的理论成果。其中,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系列新论断,在评价其历史地位时,指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那么,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里就此进行粗略探讨。
一、理论主题的拓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一个重要原因是理论主题的拓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时,将其界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党的十九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得到拓展,由一个理论主题拓展为三个理论主题,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主题的拓展,意味着面临的时代课题、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增多,为理论创新提供了较大空间,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要条件。
二、理论内涵的扩充
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进行了概括。《决议》依据党的十九大以来理论创新取得的成果,将“八个明确”扩展为“十个明确”,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十个明确”侧重宏观层面的理论回答,涉及的是总体性问题,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日益完善。
同时,随着理论主题的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出了系列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如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步骤;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涵;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出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目标。围绕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主线;将“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目标;提出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如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要基础。
三、理论形态的形成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定位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内。《决议》在阐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创新成果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列,在评价二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时,用了相同的表述,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表达方式,实际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分离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形态。理论主题的拓展、理论内涵的扩充,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独立理论形态提供了支撑。独立理论形态的形成,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要表征。
四、理论地位的提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有其独特的机制,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于生成机制的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气质也有了新的特点。《决议》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定位时,强调它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华则是指中华优秀文化、中国精神之中最契合时代特征、符合时代要求的核心内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定位,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两个确立”提升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决议》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基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诉求、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长远需要而郑重作出的战略性决策,既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也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报道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m/ipaper/nfrb/html/2021-12/06/content_39249.htm
作者/通讯员:南方日报记者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21年12月6日南方日报:陈金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相关推荐
- 2021年9月24日科学网:昆虫生殖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 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马卫华副校长到文学院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节在我校举办
- 2020年8月13日触电新闻:广东高考本科批次录取工作今天开始
- 2020年1月20日人民号:华南师范大学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 校网球队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华南赛区勇夺亚季军
- 汕尾校区召开第一次工会会员大会并选举产生首届部门工会委员会
- 国强公益基金会向我校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
- 学校召开2021年度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 我校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获批立项36项
- 金耀初为党委中心理论学习扩大会议作“人工智能”专题辅导报告
- 华南师范大学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赴番禺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2022年3月7日中国组织人事报:立德树人 争做育人排头兵 ——华南师范大学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纪实
- 学校党委第二巡察组召开巡察网络教育学院党总支动员会
- 华南师范大学举办“校长有约”午餐会
- 多家媒体关注我校举办“教育治理现代化与教育制度创新”论坛
- 华师教育发展基金会获评“5A级基金会”
- 环境学院黄明智教授荣获第三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 团中央书记处吴刚书记一行赴我校调研共青团工作
- 2022年1月4日中国科学报:新研究揭示强迫行为习得的神经机制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督办管理系统上线启用会 03-15
- 我校召开2022年安全与稳定工作会议 03-15
- 我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 03-14
- 校领导到汕尾校区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 03-10
- 校团委获评2021年度广东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03-09
高考招生
- 华南师范大学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师范大学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