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所吴志强研究员等在《Microbiome》杂志发表东南亚地区主要鼠类携带病毒组特征的研究论文
【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进展快报第97期】
病原所吴志强研究员等在《Microbiome》杂志发表东南亚地区主要鼠类携带病毒组特征的研究论文
2021年1月2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吴志强研究员等在Microbiome发表题为“Decoding the RNA viromes in rodent lungs provides new insight into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ary patterns of rodent-borne pathogens in Mainland Southeast Asi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宏转录组研究,系统研究了东南亚地区代表性啮齿目动物携带病毒组的基本特征。
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在人间流行的病毒性传染病都来源于野生动物宿主或者媒介生物,如埃博拉病毒、拉沙热病毒和当前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等。以往我们对野生动物携带病毒的总体特征缺乏系统性研究,在面对新发传染病暴发时,不能快速检测并溯源其源头,因此,阐明与新发突发传染病关联性密切的野生动物及媒介生物携带的病毒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和溯源体系,是实现防控关口前移、新发传染病防控由被动应付转向主动应对的关键所在。
翼手目动物(蝙蝠)和啮齿目动物(鼠类)数量多、分布广,是引发动物源性人类新发传染病的两大类最主要的哺乳类野生动物。继2016年在《ISME Journal》、2018年在《Microbiome》等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初步揭示了全国范围内代表性蝙蝠和鼠类呼吸道/消化道病毒组特征后,为了解周边地区潜在的野生动物病毒威胁,金奇课题组接续与泰国农业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展了东南亚地区啮齿目动物携带病毒组特征的研究工作,通过对覆盖泰国、老挝和柬埔寨三国18个省30个物种共计3284只鼠类和食虫类等小动物的肺组织样本开展的宏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东南亚地区的啮齿目动物的病毒涉及98个病毒科(包含24个哺乳动物病毒科)和一大批未分类的RNA病毒,鉴定获得了216个新病毒种/株。其中一些重要病毒如汉坦病毒、砂粒病毒、白蛉病毒、黄病毒和未分类RNA病毒等的发现为针对该类病毒的预警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上述研究为国际上首次针对东南亚地区开展大范围、多鼠种、全病毒组的研究,该类数据和特征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动物病毒生态的多样性,而且为构建动物源性传染病预警、溯源诊治体系提供了重要数据,为提升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外防输入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10101001和 2018ZX1071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2228)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0-I2M-CoV19-010, 2016-I2M-1-014和2017-I2MB&R-12)等项目的资助。金奇研究员和吴志强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吴志强、韩业林和刘博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论文链接:https://microbiome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168-020-00965-z
文图|病原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病原所吴志强研究员等在《Microbiome》杂志发表东南亚地区主要鼠类携带病毒组特征的研究论文
相关推荐
- 有深度更有温度,人文和医学的第三次“亲密接触”
- 致敬!三部门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附名单)
- 药植所党委召开2018年党建工作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 疫情就是命令,我们就是战士
- 当先锋 作表率?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致院校广大共产党员的一封信
-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和发热门诊汇总数据集
- 树榜样 聚能量 担责任 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党委全面开展抗疫宣传工作
- 【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进展快报 第66期】 基础所刘德培组发现内源性H2O2近日节律振荡 调控生物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Nature Cell Biology
- 评鉴医学机构研究能力 赋能医学科技长足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2019年度中国医院和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
- 科学谋划“十四五”,奋力推进院校事业发展——院校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院校党委书记吴沛新一行到护理学院调研
- 药物所党委举办2020年度支部工作培训班
- 药物所召开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 护理学院隆重举行2018届毕业生欢送会暨授帽仪式
- 院校离退休工作处举办2018年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
- 2020届毕业典礼 | 校友代表曹彬:我在协和找到了自己的榜样
- 皮肤性病学发展在圣城西藏扬帆起航
- 【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进展快报 ?第59期】 系统所马瑜婷团队解析精神应激调控 抗肿瘤免疫的重要机制
- 院校举办国家安全教育专题讲座暨2021年机关干部职工双周培训会
- ACS Nano:大小和释药速度可变的纳米粒子提高抗肿瘤疗效
新闻公告
- 院校召开新提任机关处级干部任前集体谈话会 08-31
- 院校召开发展史编修领导小组会议 08-30
- 抗耐药结核新药OTB-658启动临床试验 08-26
- 院校召开2021年秋季务虚会议 08-26
- 中国医师节 | 致院校全体医务工作者的慰问信 08-18
高考招生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