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2019年年会在南京召开
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竺南中心”)2019年年会于10月21至24日在南京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挪威南森环境与遥感中心、卑尔根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云南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150多名科学家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年会,共同研讨和交流气候变化与预测领域的最近科研进展。
会议开幕式由竺南中心主任孙建奇研究员主持。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姜大膀研究员、挪威南森环境与遥感中心Stein Sandven教授分别致辞。管兆勇书记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以及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非常高兴南信大成为竺-南中心的合作伙伴并承办本次会议,也期待未来能够以竺南中心为平台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姜大膀研究员和Stein Sandven教授一致认为竺南中心过去一年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获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期望未来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在为期两天半的会期里,有37位中外学者作了专题报告,研讨交流了东亚气候和极端气候变化、气候预测、古气候模拟、北极气候观测和模拟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包括:热带外北太平洋对夏季北极气温和环流的影响、0.5°C增温引起的极端干旱变化对中国人口的影响、人类活动对东亚冬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影响、高精度WRF模式对中国未来气候的预估、不同气溶胶排放情景下极端温度的变化、北太平洋海温随机扰动对大气响应的影响等内容。会场气氛活跃、讨论热烈,取得了很好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效果。
竺南中心成立于2003年11月,由我校王会军院士与挪威著名科学家OlaJohannessen教授共同创立,挂靠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合作伙伴包括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挪威南森环境与遥感中心、北京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皮叶克尼斯气候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竺南中心的成立旨在实现大气科学与相关领域的相互融合,特别着眼于热带和高纬度地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气候变化及相互作用。其战略定位是建成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研究基地,成为国际知名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2019年年会在南京召开
相关推荐
- 我校“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省政协人资环委全体会议在我校召开
- 局校合作迎来丰收季——藏、桂、新三地气象部门来校签署合作协议
- 八千余名新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 【中国气象报头版】探索建立气象专业学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 “40年来路,那些感动我们的故事”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 我校举办庆祝建校58周年文艺演出暨新任院长聘任仪式
- 英国雷丁大学罗伯特校长就“新冠肺炎”疫情向我校致慰问信
- 南信大:千帆竞发踏浪科研创新
- 湖南省气象局来校签署局校合作协议
- 我校荣获中国气象学会“第十届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开学防疫工作部署动员会
- 省委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领导来校调研指导
- 我校男乒包揽泛波罗的海大学生运动会单打冠亚军
- 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深入课堂调研思政育人工作
- 空军气象中心来校签署合作协议
- 校党委完成首轮校内巡察反馈工作
- 我校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教学工作保障部署会暨新学期教学工作例会
- 我校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廖宏教授团队成果入选“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新闻公告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隆重举行“七一”升国旗仪式 07-01
- 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来校调研 06-24
- 江苏海洋大学副校长李梅英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06-24
-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束兰根等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06-20
高考招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