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廖宏教授团队成果入选“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5月30日,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2019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正式揭晓。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廖宏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成果“我国近地表臭氧污染加剧成因及协同控制策略”荣列其中。
近年来,酸雨、细颗粒物等大气污染问题的改善趋势持续向好,群众面临新的困惑:为何有时候蓝天仍是污染日?原因在于我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臭氧污染。“大气国十条”实施以来,城市地区大气污染六项指标中五项已下降,唯有臭氧浓度持续上升。廖宏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的研究发现,近几年我国PM2.5浓度的降低减少了颗粒物对过氧化氢等自由基的吸收,进而加剧了臭氧的生成。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当前严峻的大气复合污染形势下,唯有同时减排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特别是减排能同时形成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高活性芳香烃类化合物,才能够更有效地实现PM2.5和臭氧治理的双赢。该成果厘清了PM2.5与臭氧的相互关系,为我国未来采取协同减排策略提供了关键性的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2019,116:422-427)和《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2019,12:906-910)。成果获生态环境部的关注及肯定,获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和转载,基于该成果撰写的咨询报告获得江苏省智库研究与决策咨询优秀成果一等奖。
据悉,“2019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由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牵头组织开展,是我国生态环境领域首次开展此类遴选活动,旨在把握生态环境科技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引领生态环境领域技术创新,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科技支撑。根据中国科协总体部署,按照流程和标准,联合体遴选出16个候选项目,后由15位两院院士担任评审专家,经过候选项目汇报、评审专家提问、汇报人答辩后,最终专家讨论并投票产生。此次入选“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充分彰显了我校在大气环境领域的引领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揭示了近几年PM2.5浓度下降导致臭氧浓度上升
发现同时减排NOx和VOCs,特别是减排高活性芳香烃VOCs,有望实现PM2.5和臭氧治理的双赢
链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官网《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发布2019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http://www.chinacses.org/xw/xhdt/202005/t20200531_781916.s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廖宏教授团队成果入选“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相关推荐
- 校庆日,让我们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
- 校领导检查新学期开学工作
- 我校隆重举行2019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举行就业创业“一帮一”云签约仪式
- 我校在“兆易创新杯”第十三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获佳绩
- 校党委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研讨
- 2018年江苏省研究生“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暑期学校在我校开班
- 我校喜获2017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 我校举办首届“南信大欧美同学会/侨联会创新创业行动——与专家面对面”活动
- 校党委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研讨会
- “数字人才与人才大数据”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在我校举办
- 华为企业服务部副总裁马悦一行来校推进校企合作
- 怎样学、为谁学:高校学风建设的主题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第一志愿远程复试工作顺利结束
- 我校航天宏图学院揭牌
- 我校召开党建工作例会
- 校领导带队在京拜访中国气象局等部委领导
- 哈佛-南信大联合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提出大气细粒子硫酸盐生成新机制
- 我校赴武汉地区高校“一站式”招聘优秀人才
- 第二届江苏高校研究生院院长工作讲坛在我校举行
新闻公告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隆重举行“七一”升国旗仪式 07-01
- 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来校调研 06-24
- 江苏海洋大学副校长李梅英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06-24
-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束兰根等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06-20
高考招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