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公布2018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的通知》(教技厅函〔2018〕126号),按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作的总体部署,在各地培育推荐的基础之上,经过专家评审及统筹考虑,教育部共认定59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我校“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名列其中。此次江苏共有4家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其中军工融合类1家),我校“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是唯一1家以省属高校为牵头建设单位的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是首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之一。中心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牵头单位,全面协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复旦大学、气象探测中心、浙江大学、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公司等单位,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夏威夷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等全球著名高校开展国际协同,经过五年多来的培育建设,以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领域的重大任务为牵引,已经形成了学科、科研和人才三位一体的有效协同创新机制,产出了大批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解决了诸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评估相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为我国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
此次“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启动建设,将大幅提升其原始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效助力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加速实现全面提升我国大气科学学科整体水平,推动国家气象行业智慧化、现代化、全球化发展的整体目标和任务。
据悉,为持续推动高校协同创新,教育部于2018年启动了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下称“中心”)工作。中心分批次进行,4年一个周期,原则上每年组织认定一次,以解决重大需求的贡献度为认定标准,今年认定的即是首批中心。
首批入选中心的建设期为2019-2022年,由省、部共同支撑建设、运行。教育部要求,各地在中心建设周期内,要对获得最终认定的中心加大资金资助额度,并连续给予4年专项资金资助。教育部则将在繁荣计划、科研项目组织、科研基地建设、招生计划等方面,对中心优先考虑、统筹支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上一篇: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 下一篇:我校首次成功获批两项“国际杰青计划”
相关推荐
- 滨江学院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 校党委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研讨
- 校长李北群应邀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作专题报告
- 校领导深入团委调研指导共青团工作
- 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ICAR)召开“ENSO预测与大洋间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前沿研讨会
- 局校合作迎来丰收季——藏、桂、新三地气象部门来校签署合作协议
- 我校傅宇同学受邀在省教育厅座谈会发言 汇报工商管理研究生党支部党建工作
- 我校代表团赴新加坡招聘高层次人才
- 我校2019年综合评价招生考核工作顺利完成
- 停课不停学,“空中课堂”助力我校学子云开学
- 我校中层干部暑期培训班圆满结业
- 我校13部教材入选2019年江苏省“十三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建设
- “兆易创新杯”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在我校隆重开幕
- 江苏大学来校调研校园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 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深入课堂调研思政育人工作
- 校领导班子赴天长市考察推进校地合作
- 解读冬季阴雨连绵,捕捉太阳的“小情绪”
- 我校3个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 我校举办第五届教职工广场舞比赛
- 213家气象单位提供2000余个岗位 基层岗位变多了
新闻公告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隆重举行“七一”升国旗仪式 07-01
- 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来校调研 06-24
- 江苏海洋大学副校长李梅英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06-24
-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束兰根等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06-20
高考招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