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答辩,最深的恩情
“你外校来的,不知道情况,504教研室比较难毕业。”做为一个外校考研进来的学生,我的同学对我说,“你选择了504,就选择了困难模式。”我的导师是出了名的严厉,以致于不少本科生在选择课题组时都有点敬而远之。
进入研二后,开始做课题的我体会到了老师的严厉。报告一次次被打回,而且每一次打回都伴随着严厉批评。如此反复了两个月,我的内心极度崩溃,对老师的感情也变成了忌惮。只要老师在办公室,我就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看到老师就想躲,工作报告也不想交,还总盼着他出差。就这样过了一年多,攒够实验数据的我开始写毕业论文,我知道,新的一轮“折磨”又要开始了。
硕士论文初稿交给老师后,第一次批改,不到5万字的论文,老师给我加了900多处批注,我接连改了四天四夜,基本没睡觉。最后一次,老师让我把稿子打印出来,他一页一页看,用最原始的方法,找错别字、挑语病,我好像又回到了小学时,用删除、颠倒和替换符号,一字一句地细细修改。
从初稿,到最终盲评版本,我的论文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提交论文时,教务老师说,论文的格式很好,一看你就是很靠谱的人,我想,这哪里是我的功劳,是老师严格要求的结果。
盲评结果出来,再次将论文修改后,我交给老师看,老师说身体有些不舒服,让我自己回去好好检查。再见他时,明显感觉到他瘦了,也没有精神了。我们关心地询问,他说过几天去上海看病,最后问了我们初步安排哪天答辩。
答辩那天,老师挪着身体,拄着拐杖出现了。第一眼看到他,我的心里一沉,老师好像老了十几岁,嘴巴微张,眼神涣散。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他还坚持着和我们合影后才去住院。听师姐说,在病房里,老师最关心的仍然是我们。后来我才知道,老师前几天去上海,医生已经强烈建议他住院了,但他坚持着要回来参加我们的答辩……
去医院的时候已经太晚,癌细胞太凶险,老师在医院住了几天,撒手人寰。
老师去世后,我的心情万分内疚与后悔。内疚的是,老师是因为我们的答辩推迟了住院,耽误了病情。后悔的是,医院不让探视,我在医院看到他时,已经是在普通病房转移到重症监护室的路上了,如果早知道这个结果,拼了命我也要进病房给老师汇报答辩的情况。
在殡仪馆,我从前来吊唁的其他老师的交谈中得知,我们的老师,是学校固体推进剂专业的第一批学生,这个专业是在钱学森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他们的使命感很重,把祖国的固体推进剂事业当做了自己的生命。老师培养的学生遍布中国航天领域,到处落地开花……
老师,多么遗憾,学生没能早点了解您,没能亲口跟您汇报您最关心的答辩情况,也没机会报答您的辛勤指导,只能在殡仪馆陪您走完最后一程。谢谢老师的严格要求,以后无论在哪里,学生一定谨记您的教诲,常常警醒自己,用老师做事的严格态度来做事,不负老师的培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最后的答辩,最深的恩情
- 上一篇:七月的誓言
- 下一篇:天河有个“小尾巴”,她跟着妈妈一起奔赴科研疆场
相关推荐
- 学期伊始,你的小目标定好了吗?
- 国防科大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强调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为备战打仗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 神舟上天20年,这个时代的记忆背后有他们!
- 快乐过大年,科大“新年攻略”强势来袭!
- 开展2021年推免生(直博生)选拔的通知
- 刘念光政委看望电子对抗学院分流学员
- 国防科大给予我的教育
- 军校小姐姐们的“他”
- 直击“战英杯”超越障碍挑战赛的超燃瞬间
- 奉献抗疫大局 安心就地过年
- 击掌引体、杠上敬礼……论一名“杠精”的自我修养
- 六一来了,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看科大人晒童年与军装对比照
- 中国航天日,细数科大人的“浪漫”
- 当生命“偶遇”军营
- 到炊事班帮厨
- 2019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207所)招聘简介
- 他们是运动健将,也是科研“达人”
- 学校领导慰问节日期间奋战在一线的科研人员
- 驱散现代战争“迷雾”,他为打赢制胜构造“最强大脑”
- 学校关于人员返校的最新要求
新闻公告
- 国防科大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03-16
- 国防科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三次会议 03-16
- 3.15来了,来看军校学员自我“打假” 03-16
- 国防科大召开加强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专题会议 03-14
- 直接当军官!国防科技大学等你来 03-14
- 离家 03-14
- 品味成长 03-14
- 致敬!国防科大的“她力量” 03-09
高考招生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08-05
- 国防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体检标准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