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联”启航
如果说科大有一个让我启航的地方,那一定是“模联”,其全称为模拟联合国。
大二的一天晚上,高年级的班长来到我们队宣传“模联”,为我们讲述了他参加过的各项模联大赛的经历,介绍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代表、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会议的场景。我便深深地被这个比赛吸引了,想象着自己作为代表在演讲台上滔滔不绝的样子。
然而,英语口语并不好的我,初入“模联”便遭遇了第一个难题——用英语辩论。每次例会上的辩论我都是个“闷葫芦”,看着同学的口语逐渐有了起色,自卑与沮丧渐渐涌上了我心头。这时,高年级的班长找到了我,不仅鼓励我大胆去表达观点,还传授我一些提升口语的方法和辩论技巧。
得到点拨后,我决定从最基础的找资料开始,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每天晚上,我上网查找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领域的资料,并将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归类整理,渐渐地,我桌子上的资料从一张纸变成了一摞纸。此外,我将各个国家达成的协议条款抄在小本上,再把各国的关系图画出来,在整理资料和画图的过程中,讲话思路也逐渐在我脑海中变得明晰起来。
“更重要的是敢于去说,你代表的是一个国家,要体现出大国自信来”,我没有忘记班长的话。每次发言之前,我都把写好的讲稿一遍又一遍地修改,预设并回答各种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台上的我已经可以自信地发言了,英语口语流利程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很快,我迎来了第一次“模联”比赛,我心中既紧张又期待,一方面迫不及待想要证明自己的进步,一方面又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如意。
比赛中我扮演俄罗斯通讯社的一名“记者”,首要任务就是写简讯和报道会议进程。在短短的几分钟里,要听懂台上“代表”的发言,并且要完成简讯,这无疑是对听力和写作能力的一个巨大考验。为了不错过任何一条信息,会上我全神贯注地倾听、记录,会议间隙,就单独对“代表”进行采访。几场会议下来,我写的简讯从质量和数量上都远远超过了其他人,获得了“最佳记者”的提名奖。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我为自己是一名军校学员感到骄傲,因为帅气的西装下面,还有一身更飒爽的军装。
回想起初入“模联”的苦涩与自卑,我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也感谢给予我帮助的班长和同学们,是你们让我成为了更好的人。
- 上一篇:解除隔离后,科大学员必去的六个“网红”打卡地
- 下一篇:女儿眼中的“导弹兵王”王忠心
新闻公告
- 国防科大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03-16
- 国防科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三次会议 03-16
- 3.15来了,来看军校学员自我“打假” 03-16
- 国防科大召开加强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专题会议 03-14
- 直接当军官!国防科技大学等你来 03-14
- 离家 03-14
- 品味成长 03-14
- 致敬!国防科大的“她力量” 03-09
高考招生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08-05
- 国防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体检标准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