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明的灯
2019年11月的深夜,我正在为两件事做着最后的努力,一件是硕士毕业论文的定稿修改和答辩准备,另一件事是2020级博士申请考核。更要命的是,第二天就是博士申请的最后面试,时间已是凌晨一点,而我才刚刚完成了面试答辩PPT的制作,根本来不及修改,这样的一份PPT是无论如何都经不起面试专家检验的。
我心怀忐忑地来到我的导师徐小军教授的办公室门前,轻轻敲了敲门,却被一声响亮的“请进”惊讶到,原来徐老师也在熬夜加班。
“怎么还没休息啊,源江。”
“徐老师,明天就博士申请审核面试了,我感觉我的PPT问题还比较大,所以想……”,看着徐老师忙碌的样子,我欲言又止。
“你快拿过来我看看。”
徐老师对着我的PPT从第一页看起,每一个字,每一幅图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说一点,我记一点。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徐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竟然密密麻麻写满了三大页纸,在指导过程中,徐老师反复强调科研的出发点一定要为军向战,科研落脚点一定要牢牢面向部队,紧紧贴合实战,科研的成果最终要能够扎扎实实提升部队的战斗力。这些不光要在PPT里体现,更要时时刻刻牢牢铭记在脑海中。
沉甸甸的几张纸,让我深受感动。这一条条的建议,是徐老师长期奋战在科研强军一线的朴实积累。徐老师的这一番话语对我而言,意义不止于“传道授业解惑”,更指明了我未来军旅人生路的前进方向。
离开徐老师办公室时,我注意到办公室里接待客人用的皮沙发。在沙发的一头,有一块明显的磨损,跟后脑勺的形状十分贴合,回想起徐老师在办公室午休的习惯,那应该是长期以办公室为家的最好体现。
离开学院主楼的时候已是凌晨三点,我抬头看见徐老师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回想与徐老师结缘的三年时光,课题组立足于结构创新,致力于性能优化,执着于自主可控,长期深躬于无人作战系统领域,成果从无到有,技术积累从薄弱到扎实,背负着习主席的嘱托,整个课题组始终把备战打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扛在肩上,砥砺前行。
课题组的老师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军承诺,像一座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在科研的大海中乘风破浪,让我更加深信无人作战系统对于强军兴军事业的意义。
- 上一篇:今天,学员记者带你看点儿不一样的
- 下一篇:黎湘校长刘念光政委致全校教师的慰问信
相关推荐
- 千帆竞渡,这些“通关秘籍”助你制胜“考研战场”!
- 走,在“云”端拥抱星辰大海
- 科大端午,比比谁更放“粽”?
- 第一笔津贴该怎么花?你有答案了吗?
- 硬核!军功章、助学金……军校学员的年货“空投”花样多
- 这场快闪,向百年前的热血青年致敬!
- 国防科技大学2021级无军籍本科学员报到指引
- 种下“北斗”梦
- 2019年MEMS惯性技术与自主导航系统全国 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 智能追踪“快捕手”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招聘简章
- 国防科大版“高考”卷,等你作答!
- 把命运理解得如此透彻且洒脱——读《我与地坛》
- 国防科大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强调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为备战打仗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 国防科大开启“新食尚”——拒绝餐桌浪费!“半份菜”来了
- 刘念光政委赴智能科学学院调研指导
- 想念老代
- 黎湘校长赴异地部署单位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
- 关于发布《国防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2018年度进展报告》的公告
- 探秘国防科大“神秘人”
新闻公告
- 国防科大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03-16
- 国防科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三次会议 03-16
- 3.15来了,来看军校学员自我“打假” 03-16
- 国防科大召开加强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专题会议 03-14
- 直接当军官!国防科技大学等你来 03-14
- 离家 03-14
- 品味成长 03-14
- 致敬!国防科大的“她力量” 03-09
高考招生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08-05
- 国防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体检标准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