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解读科技工作“初心之始”和“使命之问”
10月29日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丁艳锋以《新形势 新使命新任务——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为题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科学研究院、人文社科处、社会合作处(新农办)、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和资产经营公司全体中层干部及全体党员以及园艺学院、生科学院班子成员等近90人参加学习。
丁艳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的相关要求和论述,以及高等农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以问题为导向,解读了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之始”和“使命之问”,强调要深刻认识、准确应对与主动践行农业高校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新形势、新使命与新任务。
丁艳锋首先分析了新时代全球化浪潮在全面兴起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全新形势,他强调,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正在不断向创新、包容和可持续方面加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其中最大的短板,农业发展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要认识到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进程中必须深刻“识变”,准确定位和科学谋划。
丁艳锋结合新形势下农业高校关于新农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的三大使命,揭示了新形势下必须主动“应变”的新使命,即面向新农民、新农业、新乡村和新生态要求,布局与发展新生专业、新兴专业和新型专业,创新与重构新知识体系、新专业体系、新人才培养体系、新组织体系和新治理体系。要深度服务乡村人才、产业、生态、文化与组织五大振兴,在乡村振兴与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中实现高校的使命与担当。
丁艳锋指出,我校科技工作存在“发展水平不平衡,亟待突破‘失衡’困局”“有效供给不足,亟待提升重大需求应对能力”和“原始创新不足,亟待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布局”三大突出问题。针对现实问题,他强调,必须加强原始创新,抢占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具体来看,自然科学研究要主动对接“中国大地上”国计民生关键难题,社会科学研究要能发挥优势贡献“南农方案”,社会合作服务要打造“南农品牌”,科技管理要在中国特色农业科技管理实践中,唱响“南农声音”。
编辑:
阅读次数: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解读科技工作“初心之始”和“使命之问”
相关推荐
- 深化产教融合 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 土壤日:南农大7位教授共上生态文明公开课 与学生谈天说“地”
- 学校召开第十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防控动态】我校举行学生“返校”全过程应急演练
- 前沿|资环学院研究团队揭示菌根共生介导的植物氮素转运途径
- 我校举办南京农业大学-中东欧国家涉农高校合作交流云端论坛
- 我校科技特派员组织工作获科技部通报表扬
- 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领导考察白马基地
- 植保院张正光课题组揭示稻瘟病菌致病力的高效因素
- 2019年葡萄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第四十八届运动会田径比赛顺利举行
- 前沿 |生科院杂草研究室强胜教授课题组在生物除草剂创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我校2项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2020年十大引领性技术
- 食品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发表封面论文
- 我校3个基地获评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
- 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黎素梅一行来我校调研
- 我校召开“动植物疫情与科学?文明”学术研讨会
- 【前沿】共生细菌为虎作伥:洪晓月教授团队揭示细菌提高稻飞虱生殖力的机制
- 我校6位教师入选2020年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
- 校领导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新闻公告
- 校长陈发棣调研走访相关学院 03-16
- 我校召开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03-16
- 南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4
- 南农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3-12
- 《中国农史》《中国农业教育》召开校内编委会会议 03-11
- 校长陈发棣赴工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03-11
- 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03-11
- 南农与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03-11
- 南农与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3-10
- 南农送挂职干部赴共建先行县兴化市挂职 03-10
高考招生
- 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