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粮食作物生产力监测预测机理与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校农学院“粮食作物生产力监测预测机理与方法”群体成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这是我国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首个获批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实现了学校在国家级创新群体建设上的再次突破。
“粮食作物生产力监测预测机理与方法”群体源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曹卫星教授组建的作物生态与信息农学研究团队,经过近30 年的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而形成。群体学术带头人为朱艳教授,核心成员为曹卫星教授、姜东教授、田永超教授、程涛教授和刘兵副教授。群体依托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A+学科和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百余年的创新文化积淀和学术环境熏陶,秉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理念,将现代信息科技与经典作物学交叉融合,重点面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智慧农业发展需求,瞄准交叉学科发展趋势和国际研究前沿,以小麦和水稻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围绕“作物量质协同机理与调控、作物系统模拟与设计、作物生长监测与诊断、作物生产力预测与评估”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群体成员在Nature Climate Change、Global Change Biology、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等SCI期刊合作发表论文245篇,中文一级学报论文253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8件;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未来将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进一步突破粮食作物生产力监测预测的机理与方法,引领国内外粮食生产力监测预测领域的数字化和精确化发展,为智慧农业理论与技术创新提供关键支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设立于2000年,旨在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团队围绕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合作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项基金是目前我国所有人才计划中竞争最激烈、最有力度的项目之一,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培养”类基金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校对:许天颖
编辑:王璐
阅读次数: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农学院“粮食作物生产力监测预测机理与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
相关推荐
- 外国语学院庆祝建院二十周年系列活动
- 《江苏农村发展报告2019》发布
- 《植物表型组学》期刊被Scopus收录
- 高质量发展与资源环境政策创新研讨会顺利召开
- 校领导到部分被巡察单位走访调研
- 人工智能学院卢伟团队自主研发“蘑菇采摘机器人系统”并多次获奖
- 首桩启动!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新校区一期工程全面开建
- 学校纪委召开第十一次全体委员会议
- 我校三项作品入选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现场展演
- 我校对杀菌剂作用靶标结构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一行来我校调研座谈
- 学校举行白马基地新建楼宇项目推进会暨创“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签字仪式
- 中国兽医协会第八届兽医大会在南京举行
- 我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
- 校领导赴学院调研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 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座谈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
- “宁粳12号”水稻新品种生产经营权成功转让
- 【秾华40年】侯喜林:源于一碟小白菜的使命与坚守
- 我校“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授牌
- 学校召开2022年离退休老同志迎春团拜会
新闻公告
- 校长陈发棣调研走访相关学院 03-16
- 我校召开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03-16
- 南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4
- 南农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3-12
- 《中国农史》《中国农业教育》召开校内编委会会议 03-11
- 校长陈发棣赴工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03-11
- 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03-11
- 南农与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03-11
- 南农与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3-10
- 南农送挂职干部赴共建先行县兴化市挂职 03-10
高考招生
- 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