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碳如何形成?资环院科研团队揭示土壤有机碳分子间的权衡关系
微生物、植物及火烧来源的有机化合物均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但土壤有机碳的分子组成是否可以预测?近日,爱荷华州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贝勒大学等单位合作,发现土壤有机碳分子之间存在权衡关系,此观点为解释土壤有机碳的成因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该成果于9月15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Geoscience》在线发表。资环学院生态系统生态学实验室叶成龙博士作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参与了该研究。
本研究利用美国国家生态观测网络站点的表层矿质土壤,结合核磁共振波谱法和分子混合模型定量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化学功能团的相对丰度。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木质素和焦炭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相对丰度差异很大,但每种化合物的总体平均丰度相似。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和蛋白质之间显著负相关,碳水化合物和焦炭之间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大陆尺度上的土壤有机碳分子组成之间存在一定的权衡关系。本研究还发现土壤铁铝氧化物和pH最佳解释了土壤有机碳化学组成的变异,而且这些环境因子与已知的预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环境因子基本相同。
土壤有机碳化学组成的权衡关系概念模型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1-020-0634-x
校对:许天颖
编辑:王璐
阅读次数:1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土壤有机碳如何形成?资环院科研团队揭示土壤有机碳分子间的权衡关系
相关推荐
- 我校为来华留学生讲述“新农科”的故事
- 江苏省委宣讲团来校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防控动态】我校科研管理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 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IFT食品专业国际认证
- 前沿丨草业学院徐彬研究组发现调控黑麦草叶片衰老的刹车元件
- 光明日报刊载校党委书记陈利根教授署名文章《“大科学”根植于“大土地”》
- 江北新区管委会领导来浦口校区检查指导新学期开学工作
- 我校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贸易重要食品的安全侦查与风险监控实验室应用示范”项目启动
- 我校承办第十二届中日韩瘤胃代谢生理国际研讨会
- 玄武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乐华来我校调研区人大代表选举工作
- 我校与西藏农牧学院签订“十四五”期间战略合作协议
- 勠力同心 共谋发展:我校教师热议两代会工作报告
- 《植物表型组学》入选2020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计划高起点新刊
- “水稻”博士的9年“马拉松”
- 我校4名教授入选2020年高被引科学家
- 2020年度江苏农村发展报告在南农发布
- 学校召开2020年首次科技工作例会
- 2500多名南农师生集中参观“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成就展
- 我校2项成果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
- 农作物新发病虫害态势与防治对策调研会在南农召开
新闻公告
- 校长陈发棣调研走访相关学院 03-16
- 我校召开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03-16
- 南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4
- 南农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3-12
- 《中国农史》《中国农业教育》召开校内编委会会议 03-11
- 校长陈发棣赴工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03-11
- 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03-11
- 南农与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03-11
- 南农与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3-10
- 南农送挂职干部赴共建先行县兴化市挂职 03-10
高考招生
- 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