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
5月29日,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向他们并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我校从事科技工作的师生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并纷纷表示,总书记的回信令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坚定了在新时代创新创造创业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的决心,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创新争先答卷。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杜小泽教授:作为一名奋战在能源电力领域的科技和教育工作者,对总书记的回信深有感触,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电力能源经历了跨越式高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这其中包含了广大能源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贡献,离不开能源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和奉献。今天,我国面临能源结构调整、低碳转型和能源技术革命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实现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正如总书记希望的那样,需要能源科技工作者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坚定科技报国、能源报国的理想信念,坚持脚踏实地、勇于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高素质能源电力专业人才培养和能源科技进步而不懈努力。
电力工程系主任刘云鹏教授:25位科技工作者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体现了全国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创新创造创业中建功立业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的回信使我深受鼓舞,深刻体会到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我国目前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努力奋斗,其中能源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动力,能源革命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动能,作为一名能源电力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坚定创新自信,脚踏实地地做好科研工作,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清洁发展,做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和践行者。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付东教授: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教育和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倍受鼓舞。一个国家的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创新需要勇攀科技高峰,而科技力量发展的关键在人。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将继续坚定四个自信,坚守初心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国家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我和我的团队将继续保持定力,心无旁骛,在科研教学领域不断攻坚克难,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的指引下,不断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马静教授: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认真学习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之后,我倍感振奋,倍受鼓舞,深刻体会到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新时期更要紧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精准聚焦科技发展前沿,勇于直面行业的“卡脖子”问题,传承发扬老一辈“科研报国守初心”的进取精神,潜心科研学术,促进学科交叉,推动产学研融合,为国家能源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培养更多富有创造精神、富有报国情怀的国家栋梁,做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和践行者。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主任、MPA中心副主任王伟教授: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勇于担当、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注入了精神力量,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一名科技工作者,对总书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的回信思想有着深切的共鸣,能源电力科技的每一次革命性飞跃,无不是勇于创新和攻坚克难取得的。总书记高度重视能源革命和科技创新的深远意义,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全局高度,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的顶层战略,这个战略的实现需要全国科技工作者和每一个电力人在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指引下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勇于攻坚克难,为实现能源革命和建设科技强国贡献电力人的智慧。
控制与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师瑞峰副教授: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倍感振奋,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们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精神,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科技报国,自强不息,用爱国之志点燃创造激情,用创新之魂激发民族自信。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充分利用好高校科研优势,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同时为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新动能。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要勇担时代责任、勇攀科技高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伟大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副主任、河北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韩东升副教授:学习了习总书记给科技界代表的回信,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回信既是向全国科技工作者的问候,也是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殷切期望。近年来,以移动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突破,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一要不忘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坚守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任,为建设科技强国而奋斗;二是要保持久久为功的恒心,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三是要坚定自主创新的信心,坚定创新自信、为建成科技强国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新能源学院副院长、能源材料与微系统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美成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体现了总书记对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和鼓励,使我们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也为我们的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新能源的发展对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作为一名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一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不移跟党走,把科技报国之情转化为创新为民之力;二要主动担当作为,努力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引领性、创新性的突破;三要勇于拓宽视野,推动新能源与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实现颠覆性科技创新;四要坚持育人为本,矢志不渝地培育富有报国情怀的创新人才,不断为我国科技发展注入新动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把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自主创新,勇作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和践行人。
机械工程系教授万书亭:认真学习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深受感动。作为一名高校的一线教师,处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多项科研项目处于攻关关键时刻,同时担任两个班班主任,倍感责任重大。总书记的回信使我备受鼓舞,我将克服一切困难,高质量完成好各项教学科研工作,尽心尽责担负起人才培养重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同时潜心科学研究,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奉献者。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师资博士后张衡: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倍感振奋,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们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精神,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科技报国,自强不息,用爱国之志点燃创造激情,用创新之魂激发民族自信。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充分利用好高校科研优势,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同时为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新动能。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要勇担时代责任、勇攀科技高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伟大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华北电力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
- 上一篇:校领导到保定校区开展专题调研
- 下一篇:周坚赴河南确山县调研定点扶贫工作
相关推荐
- 我校开展2021年度研究生导师培训活动
- 校领导到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指导“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 校领导参加人文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
- 我校百名党支部书记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党史、忆初心、重走“赶考路”
- 保定校区在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佳绩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全国及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获表彰
- 校领导参观吴仲华学院本科创新计划课题展览
-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党委通过“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首批验收
- 校领导参加数理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专题研讨会
- 我校11篇论文获河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 【庆华诞?忆青春】?校友沈抖:人生的梦想在华电萌芽
- 保定校区主题教育青年干部读书班开展交流汇报
-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获佳绩
- 商静:做学生身边的好老师
- 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受到省语委、省教育厅通报表彰
- 教育部直属高校关工委第二协作组2019年工作交流会在我校召开
- 教代会提案盘点:我为师生办实事,良言助力十四五
- 教育部巡回指导组到保定校区指导主题教育工作
-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记设计011十年聚会
- 我校召开离退休教职工教师节座谈会
新闻公告
- 从严从紧筑牢防线 周坚主持召开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 03-16
- 【深度报道】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办师生满意后勤 03-15
- 学校召开教师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暨工作交流会 03-15
- 杨勇平出席学风建设工作务虚会 03-13
- 保定校区召开学生工作座谈会 03-12
- 校领导出席北京碳中和学会筹备成立座谈会 03-11
高考招生
- 华北电力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北电力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北电力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北电力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