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刘凤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步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建议》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确立“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特点是突出了一个“新”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国家新征程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国将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结束绝对贫困的历史,这也意味着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议》中关于2035年实现的现代化,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的现代化,具体体现在:从创新能力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从经济支撑上看,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从对外开放上看,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从收入和共享水平上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从人民生活方式上看,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从人民生活品质上看,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锚定远景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
《建议》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系统观五大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新目标。与“十三五”规划《建议》相比,“十四五”规划《建议》在目标上具有新的特点:一是目标瞄定的方向更具长远性。“十三五”规划目标聚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十四五”规划目标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同时又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的基础上,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六方面的新目标。二是在表述方式上,每一个目标都采用“新”字的定性描述,即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在目标的具体内容上,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三是目标内容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应该说“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众多,那么究竟应当聚焦在哪些核心目标上?《建议》中提出的6个“新”目标,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内容,都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其中既包括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基础升级、高标准市场的建成、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也包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社会文明程度、国家治理效能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没有明确的经济增长速度目标和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的翻一番目标,也是考虑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存在的情况下,“中长期规划目标要更加注重经济结构优化,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与“十三五”规划《建议》相比,“十四五”规划《建议》既继承了“十三五”规划中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又在任务部署上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进一步深化。在创新发展方面,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强调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在协调方面,突出强调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新格局主要立足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逐渐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不同空间格局逐渐形成不同的功能定位区域。在绿色方面,更加强调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在开放方面,更加强调开放的质量要求,包括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在共享方面,明确提出高品质生活目标,强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与时俱进构建新发展格局
《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作为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主要基于3点考虑:一是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要求。近几年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二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于本国,不断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三是满足人民需要的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因此要立足于满足国内需求。新发展格局是立足于本国内需形成的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但绝不是孤立封闭的发展,而是要在新历史条件下,推动形成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发展格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相关推荐
- 我校与南开区座谈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
- 南开大学评选首届唐立新奖学金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举行
- 美国莱斯大学副校长卡罗琳·莱万德访问南开
- 【迎百年校庆】中国人民大学郭庆旺教授做客“百年南开大讲坛”
- “名师引领”通识课:程和平院士讲述钙的生命之美
- 南开大学获批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生动讲好百年大党故事 发出研究阐释的南开响亮声音
- 周其林院士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 校领导为人工智能学院师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 我校在天津市多项创新创业赛事中获佳绩
- 南开大学表彰“五四”先进集体和个人
- 王达津爱逛钱摊
- 南开大学召开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教学工作汇报会
- 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数字经济与新发展格局国际高峰论坛”在津举行
- “环保+扶贫”,南开学生创业团队开出小城镇除醛“药方”
- 撰写发表“旅欧通信”
- 我校召开会议推进定点帮扶工作
- 留守南开的10天——记封校期间的抗疫生活
- 阻击奥密克戎!南开人团结起来,共克时艰!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6
- “南开大学—金泽大学交流日”线上举行 03-16
- 天津市领导来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03-15
-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03-15
- 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领导来校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5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03-14
高考招生
- 南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6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開大學2013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