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南开新闻网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3月13日,“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高端研讨会暨“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仪式在南开大学举行。
“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由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协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同济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喀什大学、延边大学、湘潭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延安大学等国内18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探索大思政课建设规律,汇聚理论创新研究、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社会资源合力,着力打造方向正、视野广、格局大、队伍强、内容新、课堂活、效果好的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衔接、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融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联动,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平台。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会议的方式。天津市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孙志良,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天津市教育两委学生处处长杨明,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咨询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顾海良,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咨询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逄锦聚,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咨询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吴潜涛,18家协同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和专家出席会议。
孙志良在致辞中表示,南开大学举办以“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为主题的高端研讨会,成立“大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可谓恰逢其时,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的一项创新举措。他介绍了天津市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新时代加强思政课建设和马院建设中的一系列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突出成就,同时充分肯定了南开大学在这方面的工作成绩,并指出近年来天津市委通过设立补贴、安排专项资金、加强教师培训等途径,壮大了思政课教师队伍、改善了思政课教学质量。他对大思政课建设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用心用情讲好党的创新理论,思政课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体现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导向,体现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初心和使命;二是出新出彩讲好伟大成就,及时准确的用好现实素材,聚焦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把思政课讲好、讲活、讲生动;三是入脑入微讲好天津故事,讲身边人、身边事,用小故事讲出大道理,用小切口打出大局面。最后,他希望通过借助“大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汇集各方力量,各协同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经验互鉴、共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王新生说,南开大学始终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上敢于先行先试,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和大思政课建设方面的指示要求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在平台建设、课程建设、思政课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突破。他特别指出南开大学近些年探索的师生“四同”育人模式即“师生同学、师生同研、师生同讲、师生同行”为大思政课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下一步,要利用好“大思政课协同创新平台”,共享协同院校的特殊资源和优势资源,更好地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规律和模式,为大思政课建设作出新贡献。
在大会主旨报告阶段,顾海良、逄锦聚、吴潜涛三位教授分别作报告。
顾海良以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中的“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这三个关键词入手,特别是围绕着如何理解“立德树人”这个关键词进行了深刻阐释。他就如何处理好思政课隐性和显性关系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认为应该旗帜鲜明的讲好思政课。他强调,对大思政课的理解要把握四个要点,即社会生活的大思政课、大变化中的大思政课、至善中的大思政课以及问题导向的大思政课,指出大思政课建设要把显性课和隐性课相结合、课堂上的思政课和社会生活上的思政元素相结合,不断增强大思政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逄锦聚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办好大思政课”为题,从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政课创新改革的重要方向、着力探索大思政课的实现形式以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為大思政课提供制度保证等三个方面,对大思政课建设谈了看法。他认为,大思政课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时代课堂紧密结合,使青年学生把课堂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他提出了办好大思政课的四条建议,即:转变思政课教育教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材改革、深化教学方式改革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伍高水平教师队伍。逄锦聚教授还提出了将“大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同社会、政府部门相结合的建议,在打破学校与学校界限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学校与社会的界限。
吴潜涛从责任担当、课程体系和内容格局三个方面阐释了大思政课的内涵,强调建设大思政课首先要在重大问题的研究上有突破。他以“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思考”为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新时代这四个阶段,深刻剖析了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思考。
协同单位专家发言阶段,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易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罗永宽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庞立生教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教授、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仁忠教授、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桥生教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凤义教授等就各高校推进思政课建设改革的经验、“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意义和举措以及“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未来展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刘凤义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认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是树立系统的“大思政课观”,大思政课之所以“大”,是因为高质量的思政课必须在高度、广度、宽度、格局、责任和情怀上做到“大”,是因为思政课要“立大德、育大才”,是因为思政课需要“大先生、大理论、大平台、大协同”。“大思政课”究竟如何“善用之”、如何“大”起来,需要借助“大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这样的平台,汇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努力探索。
本次会议汇集了一批国内思政领域的顶级专家,就“如何理解大思政课”、“如何推进大思政课”等问题提出了丰富的、高屋建瓴的思想观点,为今后探索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素材。(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相关推荐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CEO王立普一行来访
- 校领导为环科院、医学院师生讲党课
- 魏大鹏率天津市政协委员代表团访问我校
- 后台书店有奇缘
- 南开大学召开党委常委(扩大)会暨中心组学习会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南开大学各分党委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 刘凤义:发挥基本经济制度显著优势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基因大筛”:大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退出关键基因被找出
- 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南开大学队再夺桂冠
- 我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倡议南开青年积极投身到防汛救灾工作当中
- 南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创新论坛(第三次)举行
- 南开大学召开中央第十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动员大会
- 学习杰出楷模 缅怀周恩来校友——杨庆山赴江苏淮安考察调研
- 学校召开会议部署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于立军来校调研
- 我校参加师德专题教育总结交流暨师德师风建设重点工作落实推进会
- 南开大学打好“组合拳”持续推进毕业生就业
- 杨庆山会见张丹、张乐校友
- 天津市外国专家局局长袁鹰看望叶嘉莹先生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6
- “南开大学—金泽大学交流日”线上举行 03-16
- 天津市领导来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03-15
-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03-15
- 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领导来校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5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03-14
高考招生
- 南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6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開大學2013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