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南开大学 > 新闻公告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版《中国通史》翻译与研究”开题

2019-04-26 0 新闻公告 来源:南开大学新闻网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东元)日前,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版《中国通史》翻译与研究”开题会暨俄罗斯汉学的传统与现代学术讨论会在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来自俄罗斯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院校以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出席会议。

  会上,课题组首席专家、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阎国栋教授就该课题的价值与意义、结构与内容、思路与方法、重点与难点、实施进度和团队阵容等向专家组进行了汇报。子课题负责人黑龙江大学教授孙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冰、山东大学教授李建刚和南开大学教授肖玉秋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工作规划。

  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刘文飞教授充分肯定了南开大学外语学科和历史学科的学术实力,建议在翻译和研究过程中加强与俄罗斯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努力通过该项目确立南开大学在国际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学术优势。南京大学王加兴教授认为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进度,编制译名表,提供优质范文,多出阶段性成果。南开大学文学院王志耕教授建议外语教育背景的译者必须认真学习中国历史,熟悉相关历史阶段的事件和人物,重视中文文献引文的还原。四川大学刘亚丁教授赞扬了俄罗斯汉学家在编纂《中国通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科学情怀和奉献精神,肯定了这部著作的学术价值,希望课题组进一步完善翻译体例,为项目参与者制定更加细致的规范和标准。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俄版《中国通史》分卷主编维诺格拉多夫认为,在中国翻译出版这套巨著对促进中俄学术交流和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具有重要意义。他高度赞扬了总主编齐赫文院士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充分肯定了季塔连科院士、李福清院士、米亚斯尼科夫院士、杰列维扬科院士、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所长波波娃教授以及俄罗斯东方文献出版社社长阿尼克耶娃等汉学家的突出贡献,详细介绍了俄版《中国通史》的编纂原则和体例,感谢中国同行对俄罗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视。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江沛教授认为,在国际中国历史研究界俄罗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国内对相关成果的译介和研究较少。历史学院将组织专家对课题组完成的译稿进行审校,使之达到专业水平。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余新忠教授指出该课题不仅仅是翻译,而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在当今国内主要翻译出版西方和日本的中国历史学著作的情况下,翻译俄版《中国通史》可以弥补中国学界对于俄罗斯中国历史研究了解的不足。

  首席专家与子课题负责人对专家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南开大学社科处负责人表示,十卷本的《中国通史》是俄罗斯汉学诞生以来规模最大、参与学者最多、内容最为系统全面的中国历史研究巨作,与《剑桥中国史》和《哈佛中国史》互为国际中国历史研究的合璧之作。“俄罗斯版《中国通史》翻译与研究”课题组获得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不仅是中俄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将对南开大学的学科交叉和融合发挥积极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版《中国通史》翻译与研究”开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