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志:防范过度自信 莫抱侥幸心理
刘洪志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有丝毫松懈。但仍有些人在疫情面前心怀侥幸,对待疫情形势放松警惕,疏于防范。比如,一些感染者在出现症状后依然觉得只是普通感冒,不及时去发热门诊就诊而自行服药,甚至隐瞒疫区接触史,既延误了病情,又导致病毒进一步传播扩散,危害公共安全。再如,有些人在家待得无聊就想约人打麻将,觉得“大家都是自己人,不会有事的”。还有人抱有“我身强体壮,抵抗力好,不会轻易被感染”的错误想法,不戴口罩到处乱跑,甚至顶风访亲会友、组织聚餐,等等。这种侥幸心理引发了许多不必要的恶劣后果,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很大障碍和麻烦。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侥幸心理属于过度自信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过度自信效应是人们在进行判断或决策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认知偏差,由于人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具有局限性,无法完全获取自身和他人的所有信息,在进行判断时往往先搜集支持自己的正性信息,从而表现出对自己与他人的判断和决策中的认知偏差。由于这种认知偏差的存在,人们往往会高估正性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而低估负性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
过度自信效应可能导致一些严重后果。在此次疫情中,由于过度自信,有些人往往怀有“哪有那么凑巧就让我中招”的侥幸想法,在疫情面前表现出松懈大意,对潜在风险视而不见,势必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更大压力。究其原因,一方面,这些人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缺乏正确认识,低估了病毒的传染性和严重性;另一方面,这些人对自身情况缺乏清晰认识,低估了自己染病的可能性。过分自信造成的恶劣后果显而易见,采取相关措施矫正人们的认知偏差,使其正确认知当前的疫情风险,避免产生侥幸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一方面,要正确认识自身状况。人们总是有自我提升、自我肯定的动机,因此在判断自己“有多大可能性被感染”这个问题时,倾向于先搜集支持自己的正性信息,比如,我身体好,我年轻、我运气好,等等。从而对自身状况产生错误认知,认为自己比他人更不可能感染病毒,继而导致在应对疫情风险时放松警惕。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多进行逆向思考,凭什么病毒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思考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身并无特殊性,在病毒面前人人皆平等。另一方面,要全面了解疫情现状以及当前病毒的传播规律,准确把握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局势,充分认识感染病毒的高风险性及严重后果。当人意识到行为的风险后果时,就会从风险寻求行为转向风险规避行为,表现出更加谨小慎微。
第二,以事后的眼光看待问题。心理学中有一种称之为“事前检验”的思考方式,即在一件事情尚未发生时假设该事件已经发生,然后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事前检验”可促使人们更合理地分析事情原因,更加理性、客观地思考问题后果。面对疫情严重态势,可以做这样的尝试性思考,假设现在自己不幸染上病毒,你可能会觉得是自己没有落实好各种防控应对措施造成的。这种“事前检验”的思考方式,可促进我们反思自己在防疫工作上的不足之处,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搜寻到更多的防御方案,采取更全面周到的防护措施,从而抛弃不切实际的乐观态度,变得更加理性、科学。
第三,尝试从“旁观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涉及自身利益的决策中往往难以保持理性,易被情绪所左右,作出冲动、冒险的非理性行为。而当人们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去思考问题,为他人提供决策建议时,其判断与决策会更加理性。比如,当自己出现发烧症状时,可能会抱有侥幸或讳疾忌医的心理。但如果是身边的亲朋好友出现发热,往往会建议其及时就医。因此,在面对疫情需要决策时,可尝试暂时摒弃自身立场,不考虑自身利益,从旁观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扪心自问,当你的朋友面临与你当前相似的情况时,你建议他怎么做?
过度自信效应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盲目乐观的侥幸心理要坚决克服避免。在疫情防控上,须坚持从严防控原则,绝不可以有丝毫侥幸心理。只有人人摒弃侥幸心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控制当前疫情蔓延扩散势头。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刘洪志:防范过度自信 莫抱侥幸心理
- 上一篇:南开全力提升“云端”教学质与量
- 下一篇:吴晓林:切实关爱一线防疫工作人员
相关推荐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一行来访我校
- 我校召开纪检干部学习培训会
- 南开学子荣获2021书香天津?大学生“悦读之星”评选活动一等奖
- “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人文组座谈会召开
- 曹雪涛赴深圳考察调研
- 郝亚明:美国政府应对疫情的“三不”及其带来的人权灾难
- 曹雪涛会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客人
- 南开学者在国际蛋白质固有无序区域预测比赛中获佳绩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
- 南开大学—SK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 南开大学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做好学生毕业工作
- 南开教授受聘首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百年校庆】南开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首发
- 杨石先:一辈子与“元素”打交道
- 桂林市来信感谢南开专家助力创新示范区建设
- 学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专题会议
- 第八代表团召开讨论会
- “第二届中国城市经济学者论坛”南开举行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光明日报:回望百年沧桑 不忘初心依旧——南开大学百年校庆师生畅谈初心使命
- 我校学子开展“把小我融入大我 南开与祖国同行”专题寒假社会实践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6
- “南开大学—金泽大学交流日”线上举行 03-16
- 天津市领导来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03-15
-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03-15
- 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领导来校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5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03-14
高考招生
- 南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6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開大學2013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