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研究团队在青藏高原物种形成研究方面发表综述文章
近年来,随着遗传学与基因组学数据和分析方法的应用,大家对于青藏高原物种形成的方式、过程及机制有了进一步深入的认知。青藏高原拥有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丰富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气候条件,为物种分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图1b)。据不完全统计,青藏高原孕育了至少1500属,12000种维管植物,其中超过20%的物种为该地区的特有种,而这一比例在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更高。长期以来,青藏高原这一“进化的摇篮”(evolutionary cradle)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是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
近日,兰州大学刘建全教授团队应邀在New Phytologist发表了题为《Species divergence with gene flow and hybrid speciation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的综述文章(Tansley Review),系统梳理和总结了青藏高原物种形成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详实的证据阐述了青藏高原植物物种形成过程中杂交的重要作用,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刘建全团队一直从事青藏高原地区物种形成机制的研究,围绕该领域开展了系统性和全面深入的研究。
图1. 青藏高原的范围和抬升历史
虽然地理隔离和不同生境导致的分化选择一直被认为是青藏高原物种形成的重要驱动力,但是大量群体基因组学的分析发现基因流在青藏高原很多植物类群的物种形成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这可能是由于花粉和种子散播或其他因素使得原来隔离的群体发生了二次接触。值得一提的是,种间杂交个体甚至是杂交群几乎存在于青藏高原所有调查过的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类群中,表明很多物种仍处于物种分化的路上。频繁发生的杂交为新物种的形成创造了机会。
杂交物种形成(Hybrid speciation)是新物种形成,进而产生生物多样性的一种重要机制,其包括经杂交后多倍化形成的异源多倍体(即异源多倍化Allopolyploidy)和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Homoploid hybrid speciation)两种方式。现有的证据表明青藏高原的多倍体物种具有非常复杂的进化历史,通常涉及到已经灭绝的“鬼种”参与;另外,如果两个二倍体遗传群体未能形成形态分化,但作为独立进化的谱系,其形成的多倍体往往难以被发现;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多倍体物种很容易被忽略。随着越来越多的植物类群中被发现广泛存在着异源多倍体物种,研究推测多倍化对青藏高原物种形成的贡献可能被低估了。
图2. 青藏高原物种多样性形成的可能驱动因子
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即在染色体数目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通过杂交形成新的物种被认为是很少且不易发生的。但在青藏高原上,至少已经报道了五个物种是由同倍体杂交形成的,包括高山松(Pinus densata)、江孜沙棘(Hippophae gyantsensis)、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岷江柏木(Cupressus chengiana-MJR)和居中虎榛子(Ostryopsis intermedia),高于全球其他区域报道的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案例。特别是前期该研究团队提出并证明的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的分子遗传学普适模型,最少只需要两个控制生殖隔离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即可快速形成新的杂交物种(Wang et al., 2021 Molecular Plant),这使得从理论上来讲,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更为容易。
综上所述,隔离(Isolation)、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和杂交(Hybridization)可能共同驱动了青藏高原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图2)。同时,研究团队也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需要利用群体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手段鉴定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同时需要深入研究不同物种对于青藏高原特定生境平行适应性分化(Parallel adaptive divergence)导致生殖隔离的分子机制(图3)。
图3. 研究平行适应性分化与物种形成关键基因鉴定的方法
刘建全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兰州大学武生聃青年研究员和四川大学在读博士生王益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四川大学王则夫博士和兰州大学Nawal Shrestha青年研究员参与了该项工作。该研究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学考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ph.17956
NewPhytologist专门为该研究制作的视频宣传报道链接:
https://www.wibbitz.com/watch/bb1d42b559d044616852fdf329b489810/?cl=#7f8790&cl4=#15324e&lg=8132e369779d4f878702ab25f531c8cf&type=produced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兰州大学研究团队在青藏高原物种形成研究方面发表综述文章
相关推荐
- 兰州大学学者在“一带一路”法律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中国企业涉外法律风险防控专题研究》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何源研究员做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年第三十六期“格致?创新”论坛
- 兰州大学萃英大酒店荣获携程旅行口碑榜2019最佳服务典范奖
- 严纯华院士当选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 兰州大学高水平武术队在2021年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高水平组、超级组)再获佳绩
-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年·idea思享汇”第二季(第一期)举行
- 城市“静”下来,我们“动”起来——兰州大学护理学院志愿者投入抗疫前线
-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处及图书馆联合赴海南华侨中学、文昌中学开展招生宣讲活动
- 兰州大学举行张锦院士聘任仪式
- 《黄河上游大通河-湟水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修复与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初评会在兰州大学召开
- 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召开第二届第一次教职工大会暨工会会员大会
- 兰州大学召开2018年纪检监察工作会议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虎洁婷在“西部护理联盟第三次学术交流会”喜获佳绩
- 度中秋·迎国庆·庆校庆——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举行校友足球纪念赛
- 兰州大学举行张宏福院士聘任仪式
-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庆学术活动月系列讲座顺利开展
- 打通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最后“一公里”——甘肃省首家新冠肺炎康复医院启用
- 兰州大学山东校友会菏泽分会成立
- 中国县级政府绩效指数专家研讨会召开
- 兰州大学召开科研工作专题报告会
新闻公告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03-14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检查榆中校区工作 03-14
- 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03-10
高考招生
- 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