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医护人员抗疫纪实(二)

2021-11-04 0 新闻公告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像哄孩子一样陪伴病房里的老年患者

疫情如命令,病房如战场。10月26日,随着首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由兰州市肺科医院转运至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雁滩分院(兰州重离子医院)病区,我和同事们接到通知紧急赶赴兰州重离子医院,开展救治工作。

来到隔离病房我莫名的紧张,心里没底。我是一名儿科护士,以往我面对的都是小孩子,有刚刚出生的婴儿、呀呀学语的儿童到风华正茂的中学生,但是这次面对的是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成年人,我对自己打了一个问号。我怕自己照顾不好患者,怕自己沟通不到位,怕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成人患者会有脱节……

刚到隔离病房,我负责护理的是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刚见到第一眼的时候,老人家十分虚弱,精神不是很好。第一次给他送去晚饭,老人拒绝了,让我很是意外,他说:“我年龄大了,恐怕过不了这一关,不吃了。”顿时,我内心五味杂陈,一时间不知所措。短暂的沉寂后,我迅速调整心情与思路,对老爷爷说:“爷爷,现在我们国家在全力救治新冠患者,新冠疫情我们国家已经经历过一次,那么多的人在国家不舍不弃的救治下,都活了下来,您要相信党和政府,相信我们。”“过两天您就好了,旁边有个老爷爷和您年龄差不多,已经感觉好多了,您要比他好的更快才是,对不对?”……就这样,我像哄孩子一样哄着老爷爷,整整哄了将近40分钟,老爷爷终于开始吃东西了,脸上渐渐也露出了笑容,还和我一起做出“加油”的手势。我的心情也无比愉悦,有着无以言说的成就感。

就这样,第一天的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回到宿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疫情当前,也许我们很多时候忽略了患者的感受,但与治疗同等重要的是医务人员给患者送去的关爱,让他们重拾信心。护士的工作,虽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谈不上崇高伟大,但绝对有意义,它写满了简单而又平凡的爱,在繁杂琐碎中抚平患者心灵的创伤,只言片语中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平岁月,我们守护健康,疫情面前,我们再展天使本色!

即使满脸勒痕 我们依然最美

10月18日以来,新冠疫情突然席卷了甘肃兰州、张掖、嘉峪关等地。疫情发生后,甘肃迅速吹响了抗疫集结号,我院党委迅速做出反应,数小时内集结核酸样本采集队伍援助兰州市开展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接到通知,我第一时间报名参战。

疫情就是命令。控制疫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是作为一名医者的责任和担当!

10月21日,我们50余人在医院组织下赶赴西北师大开展核酸采集工作。在省级重点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多年的我,自认为像采集核酸这样简单的工作游刃有余,因此起初在前往采集点的路上我虽然心情沉重但确实并不紧张。然而当穿戴好防护服和防护面屏的那一刻,面对采集工具、消毒用品以及排着望不到尾的队伍,我突然真真切切的意识到新冠病毒居然离我如此之近,心里不由得感到了一丝丝紧张。于是,我打起120分的精神,认真核对相关信息,严格执行核酸样本采集规范及流程。

抢时间,阻断疫情传播链。从这一刻起,我和我的同事开启了连轴转模式,从早晨8点开始核酸采集准备,马不停蹄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两点才结束。为了节约防护服,我们中间就只吃了一顿盒饭,还没敢吃太多,生怕上厕所浪费防护用具、延误时间、增加感染风险。这一天采集核酸样本6000余份,采集结束整个人都累瘫了,浑身没一点劲。

脱下隔离服时,室外温度只有七八度,而我整件上衣都被汗水浸湿了,面罩里全是雾气,脸上被N95口罩勒出了一道道红色的印子。脱下防护服的那一瞬间,同事们各个脸上刻上了深深的勒纹,但是却没有一丝抱怨,那个样子十分美丽。夜深了,一天的“战斗”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犹在耳畔,武汉战“疫”的英雄事迹如在眼前,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需要我们用心诠释、用情书写。让我们携起手来,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平安兰州,抗疫有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医护人员抗疫纪实(二)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