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晨阳教授做客知行讲堂

2021-06-15 0 新闻公告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6月10日下午,应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和萃英学院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李晨阳教授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作了题为“友谊与道德的张力”的线上学术讲座,哲学社会学院院长陈声柏教授作主持,尚建飞、张言亮、王涵青等老师参与了讨论,学术志平台同步直播了此次讲座,累计518人次观看。

李晨阳教授在讲座前对兰州大学的诚挚邀请表示了感谢,并与陈声柏对学科及学院发展进行了交流,随后讲座正式开始。李晨阳教授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友谊?带着这个问题,他介绍了《斯坦福哲学百科》的大致内容,随后解释了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对于友谊的定义。从这些定义中,进一步总结出友谊包含的三大要素:相互关爱、亲密性和共同的活动。

接着进入了本次讲座的重点部分——关于友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李晨阳教授将友谊与道德的关系概括为如下四种:一致性;矛盾性;独立性;儒家视角的解决办法。

他阐述了什么是道德的一致性,通过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三种友谊、西塞罗《论友谊》中“友谊要以道德和基督教相一致”的观点和康德认为“友谊是自爱和他爱的结合”的众多例子充分展现了友谊与道德之间存在一致性。

随后,进入了友谊与道德关系的核心问题,即友谊与道德的张力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主流观点,一是认为友谊与道德之间是矛盾的观点;二是友谊与道德之间是独立的关系。在第一种观点中,他先以克尔凯郭尔认为爱朋友是自爱与爱人类的博爱之间矛盾的例子阐述了友谊与道德之间是矛盾的观点,然后介绍了由友谊与道德两者的矛盾所引起的当今两大研究潮流,即对道德要求与行为动机相分离的问题讨论和道德心理学的兴起。在第二种观点中,他主要介绍了两位最初提出此观点的学者。这两位学者认为,友谊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追求和价值,各有其相对独立性和正当性。从此观点出发,两位学者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友谊独立于道德之外,甚至有时候友谊要求我们的所做所为与道德背道而驰。随后,又用一些现实案例进一步解读了这个观点。

最后,李晨阳教授提出了儒家对友谊与道德之间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从儒家思想出发,人应该过有德性的生活,但不同的德性有各自的价值和意义,如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都有其不同的内涵和价值。这就使各种德性之间存在互助的关系,也存在一种紧张关系。对于紧张关系,需要通过一种“和谐”的方式去解决。

讨论环节,陈声柏教授、尚建飞教授、张言亮教授和王涵青副教授,先后围绕讲座中出现的“友谊与道德”一致性和独立性的概念进行了探讨。陈声柏教授总结道,李晨阳教授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它既使得哲学研究的问题不是面朝单纯的文本,又使文本服务于真实的问题,哲学系要跟进这种视野。最后,陈声柏希望有机会邀请李晨阳教授来兰州进行线下的学术交流,并感谢李晨阳教授给广大师生带来的精彩讲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晨阳教授做客知行讲堂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