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明变迁与生存环境变化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召开
10月17-18日,“丝路文明变迁与生存环境变化研讨会暨丝路文明联盟 (ATES)第2和第3工作组会议”在祁连堂502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兰州大学、跨大陆交流与丝路文明联盟(ATES)及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变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主办,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西北及中亚环境考古中心承办,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亚(伊朗)中心和“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协办。本次会议由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安成邦教授和董广辉教授召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第四纪研究杂志编辑部和青海省海西州广播电视台等单位的四十余位学者和老师参加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董广辉教授主持,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杨永春致欢迎辞,介绍了兰州大学地理学的概况,并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随后由侯居峙研究员对ATES联盟成立的背景与意义、目标任务、组织结构和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作了介绍。在学术报告环节,“丝路考古与历史学研究进展”主题由郭物研究员和张晓虹教授主持,于建军研究员、胡松梅研究员、杨玉璋教授和杨谊时副教授分别以“农牧文明的边界--人类学视野下的早期亚欧草原考古”、“陕北榆林地区 5-4ka考古遗址中动物遗存与生业及环境的关系”、“伊朗东北部内沙布尔盆地 BORJ 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和“河西走廊早期城址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为题,介绍了丝路沿线地区考古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徐黎丽教授、杨伟兵教授和席会东副教授分别以“论古代民族在草原与绿洲丝路之间的迁徙”、“河西地区城址历史地理考察新解:以阳关、东西大湾、居延等城为中心”和“东西方古代地图中的丝路通道与城镇”为题,从民族学、历史地理学的视角探讨了丝路民族迁徙和城镇、交通网络变迁的历史。
“丝路文明演化与环境变迁”主题的学术报告由侯居峙研究员和胡松梅研究员主持,郭物研究员、张晓虹教授、崔建新副教授、黄银洲副教授和王海鹏博士分别以“气候变化、技术和社会组织准备与丝路兴衰”、“丝绸之路环境变迁与城市的空间演变”、“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气候与古文化之间的关系”、“鄂尔多斯高原的历史城址与环境”和“气候变化对丝路交通网络变迁的可能影响”为题做报告,探讨了史前和历史时期不同空间尺度丝路沿线地区古文明、城镇兴衰和丝路交通网络变迁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
“多学科方法应用进展”主题的学术报告由安成邦教授和杨晓燕研究员主持,谭亮成研究员、蒋洪恩教授、周新郢副研究员和韩宾博士分别作题为“超级大旱与史前跨大陆文化交流”、“丝路开通前后先民的农业活动与植物利用--以新疆吐鲁番地区为例”、“中亚古代城邦文明的农业系统及其与南亚、东亚的文明交流”和“东周时期关中盆地刘家洼遗址的陶器残留物分析”的报告,讲解了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的指标分析、植物考古和生物标记物分析等方法在丝路文明演化的过程、影响和动因等方面的应用案例。杨益民教授、陈宁博副教授、顾政权博士生和陈顺港博士生分别作以“欧亚草原视野下黄牛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国黄牛的遗传多样性来源”、“青藏高原廓雄遗址古环境 DNA与考古学研究方法对比分析”和“唐代骆驼线粒体基因组揭示丝绸之路对家养双峰驼种群的影响”,介绍了科技考古方法在欧亚大陆黄牛起源、传播和演化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动物骨骼和沉积物古DNA分析的研究案例。
陈发虎院士主持了“ATES 未来工作计划”的讨论环节,董广辉教授介绍了丝路文明联盟(ATES)第2和第3工作组的建设目标、已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随后与会专家就组织建设、未来工作计划和努力方向等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陈发虎院士做总结发言,强调需要加强与丝路沿线地区国家,尤其是中亚地区大学与科研单位学者的联系,在同一个框架下进行合作,加强交流,形成共识。加强工作组成员的合作,共同推动关键科学问题的理解,并加大对ATES的宣传。提升ATES的影响力,为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做出有力贡献。
会议背景:
“跨大陆交流与丝路文明联盟”( ANSO Association for Trans-Eurasia Exchange and Silk-Road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简称丝路文明联盟 (ATES),是在“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2018年成立)框架下,由中国科学院发起和建立的。丝路文明联盟是联合国内外开展丝绸之路沿线气候环境变化、 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历史地理、环境考古、技术考古等研究的多家科研院校的学者专家组成的科学研究联盟,旨在理解旧石器时代 文化和人类扩散、新石器文明与农业传播、丝绸之路城镇与路线演替、丝路文明与科学技术交流,环境变化与丝路文明演进等重大科学问题。围绕上述目标,丝路文明联盟设立5个工作组,分别负责协调相关专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具有实质性合作的国际科学研究联盟,科技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其中第2工作组联系人为董广辉教授、杨晓燕研究员和张居中教授,第3工作组联系人为安成邦教授、杨伟兵教授和席会东副教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丝路文明变迁与生存环境变化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召开
相关推荐
- 采购管理办公室组织召开采购业务工作培训会议
- 打通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最后“一公里”——甘肃省首家新冠肺炎康复医院启用
- 兰州大学师生应邀参加“?政基金”第二十一次年会
- 民盟兰州大学委员会一行到兰州金益康医养中心调研
- 暨南大学曾毅平教授为文学院师生作汉语国际教育前沿学术讲座
- 兰州大学党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党的建设、校区功能定位、校园景观提升等工作
- 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研指导城关区双创园·兰大园区疫情防控工作
- 兰州大学校友总会经济学院分会召开一届二次理事会
- 【萃英记忆】许鹏飞:“一制三化四平台”的萃英学院
- 纪莉:新种族主义视角下的新冠肺炎国际传播现象分析
- 凝心聚力再出发——生命科学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
- 兰州大学离退休教职工重阳歌会举行
- 敦煌多妙音 廿咏获新声 ——兰州大学中华诗乐文化研究中心创编的声乐套曲《敦煌廿咏》正式发布
- 上海交通大学韩瑞霞副教授做客哲学社会学院知行讲堂
- 管理学院喜获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
- 中宣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袁亚平一行到兰州大学出版社调研指导工作
- 兰州大学举办第5期智库能力培训班
- 管理前沿研究方法系列研讨会(第十八期)举办
- “甘肃教育百人宣讲团”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第二期宣讲报告会在兰州大学举行
- 李少波助理教授学术讲座在管理学院举办
新闻公告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03-14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检查榆中校区工作 03-14
- 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03-10
高考招生
- 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