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系列活动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
12月20日上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澳门举行。我校师生员工特别是港澳台侨学生通过集中或自发等形式收听、收看直播盛况。近期,我校各单位和学生组织举办了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
(我校学子观看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直播)
11月7至10日,暨南大学优秀港澳学生名校交流团一行32人,前往北京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考察学习,在清华大学聆听了《文创理念与中华文化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等讲座,先后前往北京展览馆、香山革命纪念馆、故宫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地参观,回顾新中国诞生奋斗的光辉历史、成立七十年来走过的峥嵘岁月,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感悟内地和港澳同胞的血脉亲情和同根同源的中华文化的强大号召力。交流团还与清华大学师生、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负责人交流座谈,举行研修心得总结分享会。
11月17日,暨南大学第十六届澳门文化节在石牌校区建阳篮球场内举行。活动以“葡韵色彩”为主题,现场展示了富有葡萄牙风格的澳门建筑模型,提供了澳门本土特色的美食,播放热情似火的葡萄牙音乐,并设置了25个游戏摊位与在场师生进行互动。澳门学生还准备了舞狮、射箭、歌唱、杂技、街舞、滑轮、扯铃等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
12月6日-8日,在我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对外联络处、学生处等单位组织下,80余名澳门学子踏上潮汕文化考察之旅,他们参观了潮州博物馆、韩文公祠、古炮台公园,体验潮汕文化精髓。在许多景点,澳门学生们手举巨幅国旗与澳门区旗,喊出了“澳门回归二十载,祖国母亲我爱你”、“澳门回归齐欢庆,兴我中华展雄风”等口号。他们还通过视频等形式,回顾了澳门回归二十年前后的变化,分享在内地求学的感受。
12月9日,由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和我校共同主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在南沙举行,港澳青年学业就业创业基地在会上揭牌。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与我校签署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暨南大学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暨南大学共同促进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合作协议》,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澳门相关部门的合作,提升服务澳门的水平。
12月14日晚,在“爱国青云志·追梦赤子心”暨南大学·张原天中华文化传播大赛颁奖典礼上,众多澳门学子通过饱含中华文化韵味的节目,彰显了暨南的澳门学子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担当。来自澳门的2017级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吕绮琪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中华文化传播使者年度人物”称号,她表示,中国人骨血里本就拥有着与生俱来的中华文化基因,而暨南母校的栽培使我们更广泛地接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懂得了爱国爱校的精神内涵,从而更加坚定了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12月17日至12月22日,我校和澳门大学、广州粤剧院、红线女艺术中心联合举办了第十一期粤港澳大学生“岭南文化”高级研修班。研修班采取讲座和实地考察与体验的形式,旨在促进澳门大学生体验岭南文化,传承和推广岭南文化的优秀内涵。43名来自澳门大学的研修班学员们在暨南大学志愿者的陪伴下,参观了广东规模最大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陈家祠和西汉南越王宫博物馆,前往南国陶都石湾镇学习制陶拉胚技艺,参观红线女艺术中心并学唱粤剧“昭君出塞”,在广绣大厦动手体验了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广绣等。
我校党委书记林如鹏在“爱国青云志·追梦赤子心”暨南大学·张原天中华文化传播大赛颁奖典礼上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校一周年,希望广大暨南学子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牢记“忠信笃敬”的暨南校训,在学习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生动实践中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立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春华章。
观看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后,来自澳门的2018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黄洁杏说,澳门经历了二十年风雨岁月,背靠着祖国母亲,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在祖国的支持下,澳门更加繁荣昌盛。“作为新时代的澳门青年、中国大学生,我们引以为傲。”来自香港的2015级应急管理学院学生陈童说,香港与澳门都是“一国两制”的受益者。“20年来,我们见证了有着相同经历的近邻澳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为“一国两制”下香港、澳门呈现的精彩而欢呼雀跃。”
(新闻中心 苏运生 赖新旖;学生处 赫栋峰)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举办系列活动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
相关推荐
- 林如鹏书记带队赴篛过村开展扶贫红色公益之旅
- 林如鹏书记、宋献中校长拜会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奕生
- 任宛立:直播服务的增值税该如何定性
- 卢文刚等:突发事件背景下应急物资“抢购”要协同治理
- 暨大“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汇聚国内资深专家 把脉学校“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
- 暨南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初三学生返校 林如鹏书记、宋献中校长带队检查返校日工作
- 学校举办学习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专题宣讲报告会
- 暨南大学召开2020年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 暨南大学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基本完成
- 百年侨校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张振江:美国:最大问题是政府,政治衰败是源头
- 平安归来!暨南大学第一二批援鄂医护人员返粤
- 张冉妮:从文化供给侧视角看新时代文艺创作的三重关系
- 受阅女兵代表做客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 亲身讲述参加国庆阅兵背后的故事
- 全国首批!我校2个虚拟教研室跻身教育部首批建设试点行列
- 暨大3个智库机构入选2020年“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增补名单
- 【擦亮暨南金字招牌】我校获批8项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位列全国高校第九名
- 我校WE创港澳台侨青年众创空间入选广州市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 暨南大学以“三学”“三实践”推动统一战线“同心向党学党史”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