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一周年座谈会
10月24日,我校在行政楼1111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一周年座谈会。校领导林如鹏、宋献中,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名誉院长刘绍臣院士,相关部处、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校长宋献中主持。
(会议现场)
座谈会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前视察学校时的情景、播放了一周年成果展示视频短片,传达了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谭天星对本次座谈会的指示精神,总结回顾了一年来学校在党的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同时,与会代表就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交流了心得体会。
牢记嘱托: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座谈会上,与会领导、师生首先观看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广播电视台等中央、省市媒体的回访和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一周年成果汇报的视频。
(会议现场)
党委书记林如鹏传达了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谭天星对本次座谈会的指示精神。
谭天星充分肯定了我校这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指示学校要以此座谈会为契机,继续深刻领悟、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两个面向”,强化思想引领、责任担当、团队精神和科学管理,实施“侨校+名校”战略,着力落实专项行动计划,落实部部省共建协议,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做到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把暨南大学办得更好,为发展壮大港澳台海外爱国友好统一战线,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统一、维护港澳繁荣稳定,同心共筑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林如鹏表示,一年来,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等上级领导莅临学校视察,指示学校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及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办好华侨高等教育的行动指南,为暨南大学的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体暨南人会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书写百年侨校新篇章,开创华侨高等教育新局面。
总结成绩:践行侨校初心与使命,全体暨南人齐心协力交出暨南答卷
林如鹏从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侨校特色,为港澳台侨学生学习创造更好条件;服务国家中心工作,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加快“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奋力擦亮暨南金字招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等五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学校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林如鹏总结学校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林如鹏说,一年来,学校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2018年,学校党建工作共获4项国家级、11项省部级立项和表彰,获批全国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各1个。2019年,学校党委被广东省委表彰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分流教学、分类培养、同向融合”的三类人才培养,大力提升港澳台侨学生培养质量。一年来,我校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6个项目入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3门课程获得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3门在线课程入选全国首届“最美慕课”。学校1个集体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位教师分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发挥侨校优势,彰显侨校特色,服务国家统战侨务工作,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筹划成立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中心,逐步推进在学校的五个校区建立中华文化体验与展示馆,着力打造“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和“海外华文教师证书考试”两项华文教育国家标准,大力推进本土化和国别化华文教材编写项目。发挥学科优势,打造一流涉侨研究智库。一年来,学校党委报送的《以校友会为工作平台,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获2018年度全国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学校华侨华人研究院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研究成果《“一带一路”相关地区与国家侨情观察2018》获得中国智库索引(CTTI)2018年度精品成果。我校开办的“中华文化大讲堂”获评教育部第四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
加快“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坚持人才强校,提升科学研究实力,擦亮暨南金字招牌。目前,学校入选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的人员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1.5%,两院院士、外籍及境外院士、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国家杰青、优青等高层次人才的不断涌现,成为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起到了突出的引领作用。学校新增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新增数量排名全国高校并列第二、广东高校首位。科学研究实力快速跃升,2019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7项,居全国31位;其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6项,全国排名第19位,青年基金资助率排名全国第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38项,排名全国高校第10位,其中重点项目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5位,广东省首位。
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学校出台《暨南大学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方案》,成立暨南大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集聚全校相关力量专项服务湾区建设。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科学实验室、创新药物及中药现代化广东省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助力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学校与“一带一路”的35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了200多份合作协议,在21个国家建立36个海外招生处。学校进一步整合力量,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培训(宣传)中心共建“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努力打造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国家级智库。
分享体会:总书记视察为学校新时代发展注入了充足的动力
在座谈会上,各位代表围绕总书记视察一年来,学校在创新基层党建、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做好文化传承传播、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深入分享和交流。
刘绍臣回忆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时,我向总书记汇报了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团队在“中国灰霾与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情况,总书记听完报告后表示,“这个看法很新、很重要”,并指示他将书面报告提交给中央有关部门。报告公开发表后,国内反响强烈,并引发了对报告内容的研究热潮。就在近日,学校成功申请了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实验室,这些成果为环境与气候研究院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支庭荣介绍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内涵、特色、创新上下功夫,精心擦亮新闻传播学金字招牌,以及在“三类人才”培养、港澳台新闻媒体研究方面的经验做法。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张振江认为,“侨”既是文化主体,又是文化的传播使者,暨南大学在文化传承方面“前程远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翁健系统介绍了信科院牢记总书记嘱托,在立德树人、科学研究、人才引培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药学院院长丁克介绍了学院不忘“教书育人”初心使命、以本为本的“名师进课堂”活动,以及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站位的经验做法。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屈挺表示,学院全体师生将围绕人工智能新方向、面向产教融合新理念,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打造育人亮点,为擦亮我校金字招牌贡献力量。
(参加座谈会的代表们)
附属第一医院书记查振刚表示要充分利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的重要机遇,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好专家作用,集中优势力量发展高水平医学学科。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书记李弘剑表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师生头脑,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经济学院书记张志介绍了经济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擦亮百年商科“金字招牌”,推动涉侨经济学科建设,创新港澳台侨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经验做法。
党政办主任孙彧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提振了全球暨南人的信心和士气,为学校新时代发展注入了充足动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处处长王兵认为总书记视察学校使全校老师进一步明确了使命与责任,凝聚共识,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学生处处长区向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教育事业,关爱青年学子,对暨南大学办学提出了殷殷希望,学生处将积极推进港澳台侨学生人才培养和文化育人实施方案落地生根,着力培养和造就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广州校友会理事长冯能文介绍了一年来学校校友工作飞速发展的情况。他表示,全球暨南人都是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拥护“一国两制”,具有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的坚定的爱国者。
教师代表、全国模范教师高昊认为,“中药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卫生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更是文化资源,我们要把中药学科做大做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把中药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教师代表、全国优秀教师田明认为,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信仰、明确使命,在多元价值相互碰撞的信息时代,思政课教师更要保持清醒自律,运用自身理论本领明辨真伪,用真懂来武装头脑,用真信去感染学生,深入锤炼理论功底,将学术血液注入到政治思想之中,将科研与教学内在统一起来,用真学问传播真理,用好思想诠释真理。
陈童是一名香港学生,在一年前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她表示,暨南大学为港澳台侨学子搭建了一个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平台,“给了我一双观察的眼和一颗思考的心”。她说,祖国和香港是“根”与“叶”的关系,我们要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做“坚定的爱国者”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赵家雯来自澳门,本科和研究生都在暨南求学,她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暨南园中感受到了更多鲜活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平躺着的文字,是鲜活的元素,感染了我。作为今年的毕业生,我也感觉特别有幸能见证着学校的发展,以及自己这7年中的蜕变。周湛杰表示,作为理工科的青年大学生,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学习科技知识,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创新精神,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
宋献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暨南大学时给学校提出了五点重要指示,总书记的嘱托犹在耳畔,我们要把总书记对暨南大学的殷殷嘱托记在心上,刻在脑海里,凝聚全校力量,加快“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坚持“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擦亮百年侨校的金字招牌,把“三类学生”培养成才,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播至五洲四海。
林如鹏指出,暨南大学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及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始终不渝秉承“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坚持弘扬“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进,砥砺前行,以宵衣旰食、夙夜在公的奋进姿态和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精神状态将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落到实处、结出丰硕成果。
(党委宣传部? 文/苏运生 邓双全 图/刘斌 )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一周年座谈会
相关推荐
- 暨大附属学校:按规定时间开学 结合学生特点开展网络教学
- 我校举行2020新春座谈会及中华文化迎新春主题活动 慰问留校学生
- “赢在创新”第十五季收官 四校学子同台竞技展现创新创业风采
- 林如鹏书记率队赴甘肃积石山县、贵州黔西南州开展定点帮扶和考察交流活动
- 学校党委召开扩大会议 学习传达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和省委全会精神
-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李大胜、校领导慰问我校老党员代表
- 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唐群委团队发表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重要成果
- 新一轮“双一流”名单公布!暨南大学再上榜!
- “大国工匠 海晏河清”庆祝暨南大学建校115周年中国景泰蓝艺术大展开幕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体学习会议 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暨南主题教育进行时】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新山做客“暨南学习论坛” 解读《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莅临我校视察指导工作
- 宋献中校长率经济学院负责人赴京拜访暨南先贤郑洪年后人,与北京校友面对面交流
- 暨南大学叶文才教授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 暨南大学与意大利萨兰托大学“云签约” 开启合作新篇章
- 【暨南主题教育进行时】坚持侨校初心使命 激发干部担当作为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六、七次专题学习会议
- 我校邀附属第一医院援鄂医护人员进行线上主题交流
- 【我们共克时艰】全面消毒保洁 保障物资供应
- 如何激活暨南多元育人要素,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一流人才?
- 院士专家齐把脉 共同推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