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落户暨南大学
12月27日上午,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揭牌仪式在暨南大学举行。暨南大学教授苏炳添介绍该中心时表示,将继续延续和发展“广东速度”,努力将训练中心建成亚洲领先、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短跑训练基地。
(揭牌仪式)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瑞生,广东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禹平,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梁勤儒,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邱克楠,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党委书记刘小青,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校长宋献中,暨南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暨南大学副校长张荣华,暨南大学校董梁仲景,以及省体育局、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田径协会、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等相关部门领导,各交叉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友代表等出席了本次活动。宋献中主持揭牌仪式。
中心以田径训练前沿技术探索为主攻方向
助力大湾区短跑人才培养和中国田径队训练水平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会带着我对于短跑事业的理解与执着,全速奔跑,每天进步一点点。”苏炳添在会上说。
“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由中国田径协会指导,广东省体育局和暨南大学共建。由竞技表现分析与训练中心、速度能力与机能评定实验室、现代智能化短跑训练基地三个部分组成。
研究中心以田径(短、跨、跳)训练的前沿技术探索为主攻方向,以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服务大湾区建设,参与国家队备战奥运会、亚运会训练监控相关的科技服务和后备人才选拔及培养。以竞技体育促全民健康,以体育精神内涵发展体育教育事业。争取未来实现覆盖运动训练全周期的训、练、测、评、防、治的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并结合暨南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多学科融合方面的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短跑人才培养和中国田径队训练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和助力。
苏炳添希望中心在未来发展中可以得到社会各界同仁的帮助与支持。他表示,将继续延续和发展“广东速度”,努力将其建成亚洲领先、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短跑训练基地,推动运动科学化的理念,坚持以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相结合的根本任务,为我国和我省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服务,为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田径协会指导?暨南大学和广东省体育局共建
发挥多学科融合优势努力将“中国速度”再提速
林如鹏在致辞中表示,将充分发挥暨南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多学科融合方面的优势,以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短跑训练基地为目标,以科学化的系统训练努力将“中国速度”再提速,立足广东省、服务大湾区、辐射全中国的体育科技创新和田径人才培养基地,努力实现前瞻性体育科学研究、引领性人才培育的重大突破。他说,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暨南大学将与广东省体育局紧密协同合作,努力将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建设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全面深度融合的学术高地。
王禹平在致辞中指出,速度素质是人体运动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对于加快广东体育强省建设,促进全省体育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广东省体育局直属二沙训练中心、省奥体中心和省体科所等有关单位也将积极支持和深入融合到研究与训练中心的筹备、建设和长远运行当中。
刘小青宣读中国田径协会贺信中国田径协会发来的贺信指出,中心的成立将大力推动广东田径事业的蓬勃发展,完善田径高水平科研攻关、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多学科前沿技术融合创新的综合体系,同时也对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宋献中表示,希望中心以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参与国家队备战奥运会、亚运会训练监控相关的科技服务和后备人才选拔及培养,努力为国家和广东体育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拓展阅读】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以 9 秒 83 的成绩将亚洲百米纪录进一步提升至世界顶尖水平,成为电子计时时代以来第一位站上奥运会百米决赛舞台的黄种人。他用杰出的运动成绩证明,黄种人在采用了科学的训练理念和系统的训练体系后,也能在短跑项目中跻身世界前列的无限可能。
长期以来,暨南大学高度重视体育学科建设,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形成了宝贵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的办学特色。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暨南师生就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新闻中心 文/李伟苗 图/闫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落户暨南大学
相关推荐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新学期第一次集体学习会议
- 暨大8个学科入选教育部交叉学科 数量并列全国第11
- 张鸿巍:建立校园欺凌防控制度,为何要赋予学校首要地位
- 暨南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动员部署会召开
- 第十届学校党委第三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 文学院党委等7个二级党组织将接受巡察
- 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前中国驻外大使李华新在暨南园开讲
- 【擦亮暨南金字招牌】我校获批8项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位列全国高校第九名
- 【我们共克时艰】宋献中校长前往番禺校区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 我校斩获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1金1铜
- 科技部2019年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在暨南大学举办
- 百年讲堂新学期首讲 同济大学邹其昌教授畅谈中国工匠培育与国家发展战略
-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暨大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受聘暨大名誉教授 应邀主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大讲坛第一讲
- 这一年,风起暨南园——光明日报推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校一周年特别报道
- 林如鹏书记指导我校乡村振兴帮扶工作
- 我校一流学科转让新药成果获批临床 成果转化工作成效明显
- 2021年大学生生涯嘉年华暨港澳台侨学生生涯体验日活动举行
- 我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 暨大召开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1周年暨“‘一国两制’的港澳实践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
- 【暨南主题教育进行时】宋献中校长为教职工讲授暨南人的“初心”与“使命”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