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与广东五市共建粤港澳青年国情教育基地 加强校地合作共谋人才培养
9月15日下午,暨南大学与广州市、江门市、梅州市、惠州市、潮州市共建粤港澳青年国情教育基地签约仪式在我校举行。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龙广艳,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促进中心(办证中心)主任李纯,签约市相关部门的负责领导,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党委副书记孙彧出席仪式,学校相关部处领导和港澳学生代表参加。仪式由孙彧主持。
(签约仪式现场)
仪式上,我校港澳台侨学生培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玉平作为暨南大学签约代表分别与广州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江门市台港澳事务局、梅州市台港澳事务局、惠州市台港澳事务局、潮州市台港澳事务局五位地市代表签署合作协议书。
此次学校与五市的签约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的大力支持。筹备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校地双方合作意愿强烈,进一步加强了联系,取得了共识,增进了友谊。签约五市分别拥有深厚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侨乡文化底蕴,富有地域特色,将为深入开展粤港澳青年学子国情教育提供广阔平台。
林如鹏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港澳台侨人才培养情况,他指出,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好港澳台侨学生国情教育工作,不断完善港澳台侨学生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持续创新思政教育体制,相关工作项目入选了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林如鹏表示,校地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仪式为新起点,增进密切合作、强化协调联动,探索建立务实多样的协同机制,努力结出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多添砖瓦,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多建新功。
广州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邓昌雄作为此次签约的五市代表进行致辞。他表示,此次签约既是承诺,也是工作落实的开始,签约各市将在广东省港澳办一如既往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好机遇、加强对接、全力落实”,切实履行协议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加强对港澳青年学子的国情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签约地市将为暨南大学每一批国情教育考察团组提供全方位服务和强有力保障,确保每一批学生“有收获、有新感悟、有新认同”,为促进港澳人心回归,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做出应有的贡献。
孙彧表示,相信校地双方将以共建粤港澳青年国情教育基地为新平台,加强合作,发挥特色,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港澳青年学子国情教育工作提质增效,也将以本次签约仪式为新契机,加强学校与签约地市的联系交流,为探索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签约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与各地市签约代表参观了暨南大学校史馆,聆听了学校历经坎坷却初心不改、饱经风雨仍熠熠生辉的动人故事。
我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张志介绍,接下来,学校将充分挖掘南粤大地优质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粤港澳青年学生国情教育精品项目和国情教育网络,引导更多港澳学子前往广东各地学习考察,让他们在行走中受教育、长知识、增才干、强本领,进一步增强家国情怀,更好融入内地发展。
香港学生周元颖表示,国情教育基地的建立有助于暨南港澳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得到更多实践实习机会以及更有效的培训指导。香港学生郑禧年表示,国情教育基地将使自己和其他港澳学生能走出广州、走进大湾区,更直接、更接地气地了解广东蕴藏的厚重历史和风土人情。
新华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新网、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对签约仪式进行了报道。
(党委学生工作部 刘梦晗)
责编:苏倩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暨南大学与广东五市共建粤港澳青年国情教育基地 加强校地合作共谋人才培养
相关推荐
- 陈联俊: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担当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受聘为暨南大学名誉教授
- 林如鹏书记讲专题党课: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新担当新作为与暨南大学共奋进
- 蔡立辉: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促进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 暨大新闻教育迎75周年 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友联谊会成立
- 【中华文化传四海】文学院徐国荣教授校注的《论语》和《道德经》双语经典出版
- 暨南大学“思政第一课”:书记校长寄语学子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 学校机关党委党员大会顺利召开 选举产生新一届机关党委委员、纪委委员
- 常乐:中国共产党是香港民主坚定维护者
- 我校7个项目入选2019年广东省“益苗计划”志愿服务项目 总数再创历史新高
- 广州市副市长王东率队来暨南大学检查督导创文工作
- 我校党委等10个党组织入选全省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会议
- 暨南大学获批8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迈向高水平】暨大企业发展研究所打造侨校特色“多元化创智平台”
- 理工学院本科生宋吉东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 影响因子达25.245
- 暨南大学文创院发起“2020疫情百人语”大型网络公益活动 面向全球传播抗疫正能量
- 卢文刚:融科学防疫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 我校30门课程入选2019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位列广东高校第一
- 我校西部计划项目办在全国考核中获评“优秀”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