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文创院发起“2020疫情百人语”大型网络公益活动 面向全球传播抗疫正能量
近日,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策划发起了“我思·我在2020疫情百人语”大型网络公益活动,邀请了近百位来自学术界、艺术界、设计界、媒体界以及国际友人等知名人士,通过文字、诗词、歌曲、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他们对疫情的认识与思考,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反响,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陈平是此次活动召集人,她表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了一些混淆是非的言论影响民众的判断力。因此,需要发挥学者名流的效应,以客观理性的“好声音”引导民众理性看待、冷静思考此次疫情。她在寄语中写道:“人类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有灾难相伴,这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呼吁大家共同面对,对抗疫情,共建人类美好命运共同体。
在学术界,此次活动参与者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强、历史学家阎崇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陈联合、艺术家崔自默,以及牛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台湾艺术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澳门大学、暨南大学及国家图书馆等学校或学术机构的学者。其中,李国强在寄语中表示,中国以举国之力打赢抗疫战,显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强大凝聚力和动员力。他指出,人类文明是一个在利益和牺牲的交互中逐渐达成共识的漫长融合过程,应凝聚全球战疫合力,共护人类家园。
在艺术界,著名歌唱家蔡国庆、李玲玉,著名演员陶红、史可,著名艺术家刘全利、刘全和,以及古琴演奏家侯菊、沙画艺术家苏大宝等均积极参与。其中,蔡国庆特别录制了抗疫歌曲《心在一起》,唱出了抗疫强音。李玲玉、史可、刘全利、刘全和、侯菊等都谈到了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让人有时间陪伴家人,独立思考,重新审视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设计界的旅德跨界艺术家王小慧表示,大的灾难会使人类反思,疫情期间人类更需要精神的支撑,灵魂的滋养,需要好的文学和艺术。转转会创始人成琳也提及,在这个令人不安的时代,更需要保持灵性的自觉与清醒。著名设计师顾林感慨道:“无需等来世,热爱自己,珍惜生命。”其他设计者也从尊重自然、珍惜现在、回归生活方面表达了思考。
媒体界中有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吴小莉、光明网总裁杨谷、著名主持人(台湾)李秀媛、著名主持人兼播音指导郭丹、澳大利亚新州 Radio2000 主持人周以太等行业翘楚。作为普通人,他们感受到了与家人朝夕相处的温馨与可贵;作为媒体人,他们身体力行,开展驰援武汉的一系列活动与报道,为战胜疫情凝神聚力;作为反思者,他们看到了空间压缩下精神的拓展,他们提倡用爱与行动守护家园,强调反思与合作。
此外,还有很多国际友人加入活动中,特别是是联合国教科?组织战略规划前任代理总干事、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特别顾问汉斯·道维勒提出了20条具体的思考与建议,例如,他指出,未来科学将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将体验一个新的行业形象,制药行业、数字化和较短的供应链将发挥主导作用。
据了解,本次公益活动得到了中国文化交流网、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智库界等平台转载,以社会各界知名人物的号召力凝聚起爱国力量,唱响中国民间好声音,传递出抗击疫情的正能量。
详细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zxMjc02bBCbVHF9y6h9-Q
(新闻中心 苏运生 新闻社 蒋琴)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暨南大学文创院发起“2020疫情百人语”大型网络公益活动 面向全球传播抗疫正能量
- 上一篇:暨南大学迎来首批学生返校
- 下一篇:张鸿巍:对于性侵男女童者,刑法都无需再谦抑
相关推荐
- 暨南大学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 2020年度暨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量居全国高校第9
- 我校海外合作院校来信慰问并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 【中华文化传四海】中华文化月系列活动启动 30余个文化展位展现中华文化精粹
- 暨大27门“金课”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获奖数广东第一
- 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正式揭牌运营
-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日常生活及运动康复辅具的智能适配及示范应用”启动
- 学校纪委召开扩大会议 对新任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开展集体廉政谈话
- 卢文刚:新时代侨务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 暨南大学在广东省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
- 18个在线教学案例获评广东省优秀案例
- 【暨南主题教育进行时】“四结合”推进学习全覆盖、研究阐释出实效 我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暨大新增25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跑出加速度!2020年暨南大学“十大新闻”揭晓
- 新一轮“双一流”名单公布!暨南大学再上榜!
- 强国有我,不负时代!广东卫视大型专题纪录片《国旗》讲述暨南学子与国旗的故事
- 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学校中层干部培训暨2020年发展规划战略研讨会召开
- 我校新增4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卢文刚:主体承担责任与公共政策支持可配合
- 学校党委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征文和微视频征集活动表彰仪式暨师德师风建设研讨会落幕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