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报道我校“中国共产党百年港澳统战工作:基本经验与未来展望”学术讨论会
2021年7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刊发我校《学习党史 礼赞百年——暨南大学“中国共产党百年港澳统战工作:基本经验与未来展望”学术讨论会》的报道,以及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学者的3篇署名文章。
(《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报道截图)
报道指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贯彻落实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在港澳统战工作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进一步保持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增强香港同胞、澳门同胞的国家观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1年6月26日,由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办,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港澳统战工作:基本经验与未来展望”学术讨论会在暨南大学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邀请了来自内地及港澳地区的专家、学者三十余人进行研讨,吸引了国内多所高校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参加,从学术的角度共同为建党百年献礼。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赵细康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署名文章——《在百年新征程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国家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对香港、澳门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香港、澳门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中的定位,支持香港、澳门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作出新贡献。在百年历史交汇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立足全局和长远作出的重大谋划,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篇章的重大决策。
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张龙平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署名文章——《兜住国家安全底线 铸牢香港同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章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党的十九大将其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共同遵循。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铸牢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事关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以及能否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战略全局,必须尽一切努力抓紧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夯实其政治基础、物质基础、社会基础、法治基础、认识基础、思想基础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涉及港澳台侨等问题上更是如此。
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沈桂萍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署名文章——《发展壮大爱国爱澳力量》。文章表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港澳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力量,增强香港同胞、澳门同胞的国家观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这既是新时代港澳统战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百年来党在港澳统战工作经验的高度总结。回顾党在港澳工作的百年历史,统一战线工作在深化港澳与内地经济社会交往交流交融,增强港澳同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新时代进一步推动澳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统一战线工作仍然大有可为。(2021-07-29)
点击标题阅读详细报道:
《学习党史 礼赞百年——暨南大学“中国共产党百年港澳统战工作:基本经验与未来展望”学术讨论会》
《赵细康:在百年新征程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张龙平:兜住国家安全底线 铸牢香港同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沈桂萍:发展壮大爱国爱澳力量》
(新闻中心)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报道我校“中国共产党百年港澳统战工作:基本经验与未来展望”学术讨论会
相关推荐
- 奔跑吧!乘风破浪的暨南毕业生们
- 创业学院迎来建院10周年 WE创港澳台侨青年众创空间起航
- 林如鹏书记带队赴篛过村开展扶贫红色公益之旅
- 我校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年度获批量创历史新高
- 校长宋献中接受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专访:以更高水平教育开放 引领“双一流”建设
- 我校交叉学科研究成果在世界顶尖期刊Nature Photonics上发表
- 暨南大学新增1个本科专业:密码科学与技术
- 聚焦碳市场建设与碳中和 第四届粤港澳生态环境高端论坛在我校举办
- 我校胡军教授获评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
- 我校新增理论经济学、网络空间安全、基础医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暨南大学将继续结对帮扶五邑大学 以“项目共研”为路径 形成学科合力 汇聚创新人才
- 学校党委召开2021年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 党建领航 思政铸魂 典型引路 如何用一流党建引领“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
- 我校召开2020年新春座谈会 慰问高层次人才代表
- 暨南大学与广东五市共建粤港澳青年国情教育基地 加强校地合作共谋人才培养
- 【我们共克时艰】全面消毒保洁 保障物资供应
- 【中华文化传四海】我校校友、新加坡华侨张原天博士捐赠1000万推动中华文化传播
- 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成立5周年 学院学科与教育提升基金启动
- 学校赴南雄市水口镇篛过村开展2021年新春慰问活动
- 暨南大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综述纪实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